林日福
【摘要】本文以高中體育課作為探討對象,分析當前教學的問題,高中體育課如何通過課的組織形式、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標準的不同合理進行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進而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分層教學法;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23-01
引言:體育運動是高中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的主要手段,盡管體育課是高中生喜歡的課程,但大多數學生體育基礎各不相同,教師教學水平不同,以及教學方法運用不當,造成一部分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因此,高中體育課要尋求創新,分層教學法最大優勢在于可促進全體學生進步,轉變一鍋端引發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局面。高中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鍛煉習慣、體育愛好等不同,根據這些將各方面綜合起來能力接近的,分到一層,然后有目和針對性組織體育教學。這樣就能滿足每個學生參與體育課需求,確保所有人進步。
一、體育教學具有的問題
身體是最好一切事情的基礎,高中學生學習任務重,而且高考壓力大。身體一旦出現問題,會影響到學習,還會使人心情變差,學生身心出現問題,無論是對學業還是對未來發展,都會造成危害。體育課能讓學生在鍛煉中,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輕易不會生病,同時在運動中形成積極陽光的心態,體驗和領悟體育精神,然后去踐行。體育教學作用非常大,但是從當前高中體育課開展狀況看,上述目標并未落實。傳統教學中,未能正視和尊重學生差異,體育課采取一鍋端的方法,所有學生接受一樣的教育,對其要求也是相同的。這種情況下,目標太高,一部分學生跟不上,不能完成布置的體育活動任務,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參與興趣。在教學中目標太低,體育綜合能力強學生又會感到沒意思,無法在過程中實現提升。另外,高中學生喜好各不相同,強行讓所有學生接受一樣訓練安排,不利于個性發展。
二、體育課運用分層法的策略
2.1科學分層
體育課應用分層法,分層至關重要。教師在分層之前,應當通過調查和測試,了解學生基本狀況,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科學分層。教師所要了解的內容非常多,包含身體條件、興趣愛好、擅長運動項目、運動能力、性格等,然后依據某個標準進行分層。一般情況下,可將運動能力綜合實力接近的,劃分到一層,從而形成能力層、提高層、基礎層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特點,以及自身條件,設定不同體育訓練目標和體育訓練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能接近到最適合自己教育,潛能會被激發,體育課中就會獲取進步,最終全體學生都會有所發展。
2.2分層訓練
高中學生身體發育條件不一樣,各自喜好也不相同,故而在教學中應組織分層訓練。傳統體育課采取的是集體訓練的方法,學習籃球運動技能,所有學生都要參與,不管喜歡與否,或者是身體條件允許與否。這樣教學看似面對全體學生,最終卻只能讓一部分學生獲取進步,不喜歡籃球或者是身體條件不好的,基本上都是走個過場,私下也很少去鞏固和訓練。故而,體育課應組織學生進行分層訓練。體育課避免統一要求,而是要給予學生自由選擇余地,設置各種訓練項目,如足球、籃球、跑步、健美操等。學生可根據自己喜好挑選,也可進行自我挑戰,選擇一些沒有接觸過體育項目。教師對于學生充分了解,應對其提出建議,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訓練項目。共同喜好或者實力接近學生在同個組別,訓練中相互交流,能夠互相促進,并且會積極運動,在過程中心情愉悅,體會到成就感,將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習慣。主動去訓練,體質會越來越好,技能水平也會有不同程度提高,也會具備體育精神,讓全體學生獲取進步。
2.3設立不同目標
體育課對學生分層后,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每個層次學生特點,設置不同的目標。教學目標必須貼合每個層次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設置目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體育課分層必須考慮興趣,最好能以其為主導,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積極參與。有些學生上肢力量達不到要求,訓練中就要設置一些專門針對這個部分能力提升項目,如鉛球、籃球等;下肢力量訓練,則可組織學生進行跑步訓練。學生根據自身狀況,選擇上肢訓練或者下肢訓練。另外,層次內學生各個方面也有差距,這個時候就要詳細分層。以下肢訓練為例,有些身體素質不好,1000米可能需要5、6分鐘才能完成,而有些學生則在比較短時間內完成。這時就是就要讓學生制定計劃,剛開始時間寬泛一些,激發其訓練興趣,然后每個一段時間,跑步時間都要縮短,使其下肢力量在循序漸進中得到訓練和提升。跑步能力強的,將更早完成下肢訓練目標,可讓其進入其他組,訓練一些自己不擅長的體育技能。
2.4教學方法和評價多元化
體育課采用分層法,應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特點和體育訓練需求,以及結合分層教學目標,使用不同教學方法。學生運動能力差,且不愛運動的,應以興趣培養為主,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比如游戲法,運用多媒體教學等,加強對其指導;擁有一定的運動能力,比較喜歡運動學生,教師可讓其小組合作,在訓練中互相交流和幫助,從而實現進步和提升;運動能力比較強的,則要引導其自主探究。對學生評價要多元化,每個層次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且要進行全方位評價,比如訓練積極性、運動能力提升情況等,確保學生從評價中能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在體育課表現,同時還能激發潛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身體發育情況、運動能力、喜好等各不相同,如果采取一鍋端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全體學生獲取進步。故而,體育課要改變教學形式,采取分層教學法,讓每個層次學生都有參與機會,接受最適合自身教育,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冬梅.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1(15):245-245.
[2]林勇.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當代體育科技, 2014, 4(020):83-83.
作者單位
(吳川市第二中學;廣東;湛江;5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