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摘要】在新課改大力實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學重心發生轉移。不僅需要傳授物理知識,還要注重素質培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科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增進理解、提升效果的有效方法。然而受諸多因素限制,當前實驗教學效果欠佳。為此,本文就如何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水平進行探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72-01
前言
伴隨社會的發展,人才缺口不斷擴大。為填補缺口,我國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旨在培養社會建設人才。物理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理應順應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物理實驗擁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是培養物理思維、提升綜合能力的關鍵。受限于思想老舊、經驗缺失,實驗教學的作用并未充分發揮,不利于學生的良性發展。基于此,本文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研究,旨在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形成。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
現階段,大多數物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實驗方法,教學效果并不顯著。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三點:其一,教學手段單一。物理實驗教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闡述實驗內容,包括流程、器材、注意事項等。第二部分,演示實驗過程,增強學生認知。第三部分,要求學生操作,還原實驗過程。第四部分,對比實驗數據,找出物理規律。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教師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實驗體驗感較差。其二,忽視實驗反饋。實驗課的時間安排較為緊湊,沒有反饋的機會,那么教師只能根據觀察情況來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顯然無法做到精準把控。雖然教師演示過實驗過程,但仍有學生無法掌握實驗的精髓,導致問題頻頻出現。學生礙于面子,不會主動表述出來,以至于問題擱淺。隨著時間積累,問題越積越多,給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阻礙。其三,忽視個體發展。新時代的高中生,性格特點較為顯著。但很多教師并未認識到這一點,在實驗教學中仍采取一鍋燴的方法,導致部分學生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
(一)構建知識框架結構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知識較為抽象,知識間存在緊密的聯系。高中生受思想等因素影響,未能構建完善的物理知識架構。這時就需要借助物理實驗的力量,引導學生將零散知識進行串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楞次定律時,可這樣開展實驗教學。在導入環節,教師設置兩個問題,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問題1:感性電流的形成條件是什么?問題2:這些條件是如何確定的?在不翻閱資料的前提下,讓學生開動腦筋,找出答案。倘若學生思路較為清晰,可以給出正確答案,那么就開啟下一階段學習。倘若學生思維混亂,無法作答,那么就要帶領學生回顧已學知識。實驗過程要設計的有層次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步,實驗器材,講明原理。第二步,演示實驗,提出問題。問題1:指針偏轉規律是什么?問題2:如何判斷電流方向?第三步,確定實驗方案,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不僅能找到答案,還能加深理解。第四步,探尋規律,歸納定律。學生只需明晰四點內容,即可掌握楞次定律。內容包括誰在阻礙、阻礙什么、如何阻礙、結果如何。
(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新課改要求師生角色互換,只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完成教學目標。在物理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引導,不斷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在操作前,學生要仔細觀察實驗過程,這樣才能規避問題。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進行糾正,以此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比如在進行電學實驗時,教師就要仔細觀察學生操作過程。部分學生所擺線路過于混亂,這時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發現問題。如果學生全然不知,教師則利用對比方法,加深他們的認知。當學生認識到錯誤后,教師要求學生將問題解決。為提升實驗教學效果,教師要設計工作單,以此判斷學生的實操水平。工作單中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實驗細節、二是操作過程、三是實驗結果。
(三)培養物理核心思維
物理思維是學生應具備的一項技能,因此需要注重培養。教師要詳細講解物理思想,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思維。同時,多傳授物理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往往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允許學生暢所欲言,在思維碰撞中獲得成長。比如在學習牛頓力學知識時,教師就可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假如你是牛頓,你會采取怎樣的思想及方法進行研究?待問題提出后,教師適時沉默,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待學生找到答案后,在課堂上進行表述。需注意的是,學生思維出現偏差,教師也不要打斷其發言,而應在發言結束后利用問題進行引導,逐漸讓其認識到錯誤。教師鼓勵學生創新實驗方案,并在實驗中進行驗證。通過驗證,有些學生的想法可行,有些學生的想法不可行。教師要帶領學生回憶實驗過程,探尋失敗原因。
(四)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懂得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驗氛圍。通過此舉,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推動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在探究中難免會出現問題,經過積極討論,問題得到解決,會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多用電表時,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自行組織實驗。學生先統計現有儀器,再組合模擬多用電表。為判斷想法是否正確,學生會應用對比方法。通過比較實驗結果,以判斷組合表是否符合標準。
三、總結
在新時期下,傳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因此需要改革創新。物理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本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借助物理實驗,構建完整框架、培養物理思維、提高實操能力、鍛煉自主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物理素養就會形成,這對其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路海男.淺析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19(09):81.
[2]蔡千斌.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物理教師,2020,41(01):27-29+33.
[3]康海生.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與方向探索[J].科技風,2020(12):82.
作者單位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湖南;湘西;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