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梅
【摘要】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科技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在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是教師推動教學創新與改革的關鍵所在。所以,在當前,小學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開展中,也應該跟隨時代的發展,秉持適當原則,加強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運用。借助這樣的方式帶給學生在學習中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得課程教學更加高質和高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80-01
前言:新課標倡導,在當前,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應該對諸多資源進行開發,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教學的創新和改革,讓高效性課程得到構建。至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善用信息技術,運用適當和靈活的方法將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融合在一起,使得教學的開展獲取到助力,促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使得教學手段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為教師在教學開展中的資源運用、手段選擇、方式更新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契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找尋到適當的契機,加強信息技術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教育方式和手段得到改變,突破傳統教學中黑板+粉筆的限制,一方面也可以使得課程氛圍變得生動和諧,使得學生在知識獲取中更加主動和積極等。這樣就可以展現出英語課程中信息技術的價值,為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助力,所擁有的功能和優勢都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應用信息技術,輔助知識獲取
由于語言環境的缺乏,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比較吃力的。在學生的眼中,英語的語言形式比較抽象,只有和具體表象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得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深化理解和想象。所以,在當前,小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就可以將英語知識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使得知識在呈現的過程中更加形象和生動,符合小學生當前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例如,在講解動物單詞Giraffe, rabbit, dog, elephant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預留任務,可以讓學生在互聯網中對這些單詞進行查找,并獲取對應動物的圖片,生活習性以及簡單介紹等。在后續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這些動物單詞為學生展示在課前制作好的動畫課件,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并都是以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的形象進行呈現的。在后續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一邊學習單詞,一邊嘗試著模仿動物的神態和動作、叫聲等。并可以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愛的動物進行走秀。這樣就非常容易將單詞和動物形象對應在一起。使得學生在單詞理解和記憶的過程中更加輕松容易,改變在以往教學中的枯燥感和乏味感。
(二)應用信息技術,加強情境創設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要想使得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能力得到鍛煉,就必須要依賴一定的環境。而信息技術在環境和氛圍的創設上則有著非常大的優勢。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開展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情景創設,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入情入境,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樂趣和效率,達到最佳的教育成效。例如,在講解《How Many?》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加強情景的創設。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展中為學生呈現圖片,其中包含各種各樣的物品及數量,讓學生嘗試著兩兩一組按照圖片信息編制對話,并在后續課程中呈現出來。如:“How many green candi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There are four.”“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on the table?”“There are three apples.”等。借助這樣的方式就可以使得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有更多表達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使得課程氛圍和諧輕松,使得信息技術在情景創設中的價值和作用得到不斷的展現。
(三)應用信息技術,調動聯想思維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將電教手段引入進來可以使得知識在呈現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具象化和想象化,使得學生在氛圍和情景中可以積極思考,不斷展現思維的靈活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強信息技術的引入,在無形中對學生的聯想思維起到調動的作用。例如,在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設置對話情景“KFC。”讓學生分別扮演點餐員和顧客等,借助信息技術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呈現相應的景象。在對話的過程中嘗試對單詞和句型進行運用,使得學生更好的進行口語表達。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得到鍛煉,帶動學生獲取到良好的發展。
(四)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結構
在信息技術和教育不斷融合的背景下,使得一些資源和形式應運而生。如慕課、微課等,為教師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在講解時態或語法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提前進行講解,將講解的過程經過資源整合后形成微課,讓學生在預習中運用。在后續教學中則可以讓學生先對問題和困惑進行探討,教師再進行指導和深化。使得教學結構得到重新調整,促使以學定教的實現。
結論:總之,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加強課程教學和現代技術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未來教育的必然趨勢。所以,在當前,教師也應該不斷的加大教學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應該應用信息技術,輔助知識獲取、加強情景創設、調動聯想思維、優化教學結構,使得高質和高效課堂得到積極的構建。
本文系:省級一般課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最終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敏. 讓信息技術為英語詞匯教學增添精彩[J]. 小學教學參考,2020,(30):67.
[2]李秀軍. 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228.
[3]陳新華. 小學英語學困生的預防與轉化教學策略[J]. 新課程,2020,(43):73.
作者單位
(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西街小學? 河北;邢臺? 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