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春季給人無限的遐想,踏青、賞花、放風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但對有些人來說,生機勃勃的春天并未帶來美好的感受,相反卻出現情緒失常?!安嘶S,癡子忙”。每年春季,都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期?;颊咭WC充足的睡眠,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同時家人朋友也要給其多方面的關懷和支持。
大量臨床醫學資料表明,每年3至5月是心理疾病及精神病復發率極高的時期,約占全年復發率70%以上,特別是在油菜花飄香的4月達到高峰。故民間素有“菜花黃,癡子忙”的說法。春季人體的大腦調節功能降低,很容易導致人體的認知、情感、行為和意識等精神活動失常,尤其是之前患過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是心理素質比較差的人群,更容易誘發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等多種精神疾病。為此,春季人們要特別警惕新發和復發精神疾病。
那么,哪些人是易受精神疾病困擾的高危人群?主要是精神疾病患者,他們有的因為不適應季節更替而復發,也有的是家屬沒有遵從醫囑擅自給病人減量、停藥或換藥,致使病情反復。另外,因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嚴重刺激,也容易在春季患上精神疾病,例如春季找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也是高危人群。對天氣變化反應最強烈的年齡段,不是老年人,而是35至50歲的人,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容易受天氣左右,而出現躁動、疲倦、沒食欲、睡不好、嘔吐、輕度腹瀉等癥狀。
精神病患者復發是有規律的,一般來說發病后兩三年內最易復發,即使出院時診斷為痊愈也要定期去醫院復診。建議家屬一定要與醫生保持聯系,一般應讓病人每月到醫院復查一次?;颊呷缤蝗怀霈F睡眠障礙、發呆、情感平淡、少語、生活懶散、無故自語自笑等危險信號時,就要及時就醫,并在兩三周內復查一次。同時,病人一定要堅持服藥,并根據醫囑增加劑量。
為預防精神疾病,應注意勞逸結合,培養一些能陶冶情操的個人愛好,比如釣魚、養花等。在天氣好的時候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也可以進行爬山、散步等一些戶外活動。此外,可學習一些心理保健知識,使自己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應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家人也要給其多方面的關懷和支持。
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同時家人朋友也要給其多方面的關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