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第四中學 李廷廣
問題化教學,簡而言之便是在整體把握授課內容的基礎之上,通過設計一系列類型豐富、質量優良的有效教學問題,并將問題貫穿整個授課過程當中的一種授課方法。
問題化教學的高效運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促進學生高級思維技能的發展。通過問題化教學,還可以實現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持久深入的理解,并在不斷思考和探究中,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不僅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還能幫助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進行“對稱”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正方形中畫一條直線,將其分為兩個相同的部分,那這樣的直線你能畫出幾條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實踐,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究,還會加深學生對圖形對稱等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為了確保教學效果,保障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問題需與課堂內容息息相關,且具有實際的教學意義;
第二,創設的問題必須具有明確的實質,切忌含糊不清;
第三,問題需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第四,創設的問題必須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除此之外,生活化的問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就像在平面幾何的相關知識學習中,直觀的形狀展現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解放思想、開動腦筋,設計出更多有新意、有吸引力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問題,構建智慧課堂,帶領學生共同進步。
教師在運用問題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首先,問題的設計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難度過高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情緒,內容過淺則讓學生感覺沒有興趣,因此問題設計必須要科學、合理、與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應,既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又不會讓學生感覺過于難解。其次,注重引導。學生在思考和探究過程中,如遇到問題或者阻礙,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引導、提示,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以及堅持思考的習慣,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再次,問題的設計可以呈現出層層遞進(例如難度遞增)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的欲望,幫助學生在一次次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自信、培養興致,同時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也得到全面提升。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其主動性、積極性需得到充分的調動。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整個課堂氣氛的調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供有價值的思考問題、恰到好處的提問方式,教師還應與學生展開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和思考的方向,給予適當的指點和引導,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下,問題化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認可,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化模式,通過問題的引出,來調動學生的興趣、串聯起整節課的內容,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微課模式、翻轉課堂、新媒體授課等的發展為課堂帶來了更多有新意的內容,而問題化教學更是給予了學生諸多的驚喜和激勵。將問題化教學模式與微課、新媒體設備等相互融合,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種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