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新紀元學校 姜 穎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教師需要有接軌意識,針對高考命題特點,對教學應對策略展開優化設計,增加閱讀頻度、關注熱點問題、展開專題復習、強化模擬考試,都能夠給學生帶來清晰學習認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提升學生應試能力和學科綜合素養。高中政治教學包括經濟學、社會學、哲學等諸多內容,歷年高考命題能夠貼近熱點話題,體現時代發展要求,教師在教學應對時,需要矯正教學方向,創新教學策略,形成教學促進動力。
從近幾年高考政治命題情況可以看出,“重視基礎,考查能力,重視主干知識”是基本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從抓閱讀角度來抓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高中政治有比較固定的教材內容,還有更為廣泛的時政內容,以及一些校本課程內容,這些內容都需要學生展開深入閱讀,在教學應對設計時,教師要從閱讀角度、閱讀方法、閱讀效率等方面做出探索,以提升基礎知識構建品質。
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教材有深度解析,還要對考綱內容有更多掌握,以便為學生布設適宜的學習任務。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需要從幾個方面展開教學設計:其一,考綱閱讀,對考綱內容進行詳細解讀,重視教材基礎知識的梳理,抓住主干知識進行學科構建。教師要對考綱內容有更多的閱讀引導,讓學生主要關注重要的內容,抓住關鍵詞展開學習實踐。如“主干知識”,教師要為學生做出更多的解釋,什么是“主干知識”,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掌握哪些“主干”。其二,教材閱讀,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適時閱讀,不妨給學生布設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自然建立學科主干知識體系。高中學生都有閱讀教材的基礎能力,教師需要在閱讀方法上,閱讀重點篩選上給出更多關注,讓學生順利進入教材閱讀環節,形成嶄新閱讀認知基礎。其三,時政材料閱讀,時政熱點是高考重要范圍,教師要為學生準備更多時政方面的信息材料,以便讓學生展開針對性閱讀學習。學生都具備搜集時政材料的能力和渠道,教師在閱讀指導時,需要給學生更多學法指導,讓學生提升閱讀效率。
高考政治命題范圍極為廣泛,不僅包括教材內容,還關涉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原則、認識論的知識、貿易保護、匯率與利潤、應對外來文化等內容,以及時效性更強大的時事政治,這些都屬于高中政治教學需要面對的熱點問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操作中,需要對相關關涉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處理,還需要對學生搜集信息渠道和方法進行針對性傳授,讓學生能夠利用多種信息渠道展開熱點問題信息搜集,以提升應試能力。
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信用工具和外匯》,這節內容涉及到信用卡、支票、匯票等工具含義,以及外匯和匯率的概念,包括各種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圍。教師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并通過網絡信息搜集平臺,找到一些相關的熱點信息。學生開始了自行操作,很快就有新發現。關于信用工具支付,我們可以找到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現代用具,并對由此衍生出來的一些社會問題展開討論。如二維碼支付被偷刷現象,這是最為現實的社會問題。學生對此都比較熟悉,自然有參與討論學習的熱情。再如外匯兌換問題,為什么有人會炒外匯呢?學生對這個問題不是很熟悉,教師為學生選擇了一些基礎內容,讓學生逐漸認識其內涵。教師為學生整合熱點信息素材,給學生提供豐富學習啟迪,讓學生逐漸建立關注熱點的自覺意識,豐富信息搜集整合手段,提升應試能力。
高中政治教學離不開專題復習,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時,需要對復習內容和復習方式展開創新探索。首先要對學生知識體系有統籌把握,多角度歸結知識點,分析問題的解決路線,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在專題復習中要發揮引導、啟迪、組織、服務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支持,讓學生將學習內容進行科學處理,化復雜為簡單,化凌亂為條理,化迷惑為清醒。其次是大力提倡專題特訓,在短時間內強化學生的系統性構建意識,通過對重點題目展開鞏固訓練,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在教學《多彩的消費》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消費類型、正確消費觀等方面內容進行重點學習,為學生建立章節知識體系做好鋪墊。在具體教學設計和執行階段,教師讓學生對每一個小框內容進行梳理,找出相關概念解讀、知識應用、案例信息等內容,為專題復習奠定基礎。在專題復習活動正式啟動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學習梳理積累,對這個章節內容進行結構性搭建,對每一部分內容進行知識篩選,形成系統性、直觀性、層次性框架示意圖。學生根據教師具體要求展開相關學習操作,深入文本內容展開梳理和分解,很快就找到了構建路線,自然形成專題復習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專門為學生做解題學法指導,讓學生逐漸建立學法意識。如“抓關鍵詞”,這是對學生審題的指導,仔細辨析題目內容,篩選出關鍵詞,對題目展開分解性解讀,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如主觀闡述題目,要體現邏輯性和層次性,在答案構建時體現引論、本論、結論組建特點,拓寬題目內涵域度。教師給學生傳授一些解題方法,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參考,對豐富學生考試手段也有重要幫助。
高中政治教學之中不斷啟動強化模擬考試,這樣可以繃緊學生學習神經,讓學生在練中學、考中悟,以提升學生高考實戰能力。以考代練是最為常見的教法運用,教師要合理運用考試手段,針對學生學習掌握情況給學生更多學法提醒,讓學生在考試之中逐漸建立應答方法、解題技巧。特別是類題解答分析,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自省的機會。學生面對考試,需要集中精力應對,對一些學法有更多敏銳感覺,教師借機展開學法技巧傳授,其操作效果會更為豐富。
強化模擬考試,能夠為學生設計高強度訓練機會,讓學生在考試中形成學法認知基礎,對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綜合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例如《經營公司》,主要對公司體制、公司經營、兼并破產等內容進行重點學習,教師在模擬考試時,為學生投放了一些鮮活的生活案例,讓學生結合案例分析展開應試。如公司兼并問題,教師為學生設計生活中常見的收購企業案例,并給出具體的問題設計,讓學生結合相關知識解讀具體的考試題目。如企業兼并的意義是什么?兼并后衍生哪些現實問題?企業兼并和企業聯合有什么區別?企業兼并有哪些法律特征?學生拿到問題后,都能夠深入其中,對解題技巧進行積極探索。教師對學生應試情況進行歸結評價,對一些基本解題方法進行集中講解,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觸動。教師為學生提供案例性應試內容,讓學生在應試過程中進行學科滲透性學習,對解題技巧和方法展開探究,這是最為普遍的教學實踐。教師針對學生應試展開方法傳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啟迪,讓學生在不斷總結學法基礎上建立學科認知基礎。
總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出現許多新特點,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教學調查,針對學生學習實際作出教學調整,為學生傳授更多解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專題復習,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能夠運用相關認知解決一些焦點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敏感性,提升學生政治學科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