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皮帕?塔拉甫別克
摘? 要:進入高三以后,隨著時間的緊迫感越來越強,再加上歷史復習教學主要是圍繞復習舊知識,做模擬題展開,不但上課效率低,課堂氣氛壓抑,而且不能高質量地完成歷史復習教學任務。為此,我們就需要立足實際,努力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改變這一現狀,促進優質高三歷史課堂的真正實現。鑒于此,本人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就如何打造優質的高三歷史課,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對一線高三歷史教師更好的展開復習教學活動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高三歷史;優質課;打造策略;案例分析
通過對多年來高三歷史教學活動的總結,以及對其他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我深感歷史學科在很多學生心中早已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特別是高三歷史復習課,更多了一層“炒冷飯”的感覺,課堂氛圍嚴肅、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低、質量差,為有效地改變這一現狀,很多教師付出了努力,給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整體效率有所提高,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為此,有必要在既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其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
一、課堂導入靈活多樣,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確如此,高質量、精彩的導入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復習的內容中來,此時,我們再展開具體內容的教學、復習,學生當然會更加精力參與,最終通過比較輕松的過程獲得更優質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在展開高三課程復習教育活動時,要注重開端的設計和引導,盡可能做到豐富化和多樣化,如以歷史故事的形式導入,以音視頻資料導入,以生活事件、新聞導入……總之,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和愛好出發,以此來吸引學生。
例如,我在展開復習活動時,有時候會以歷史人物的精彩故事導入,有時候會以相關的音視頻導入,有時候是以有趣的知識競賽游戲導入……總之,會盡可能地豐富導入的形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課堂教學方法多樣,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課中施教作為高三復習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其重要性不可小覷,高質量的課中施教離不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在實際展開復習教學活動時,就需要改變之前教師勾畫重點,學生跟著背和記的單調教學方式,而是能夠將思維導圖、問題引導、小組合作、分層教學、創設情境、角色扮演、聯系生活、實踐活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充分的掌握,并能夠在實際展開復習活動時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訴求,科學地應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能夠感覺到歷史的獨特魅力,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自然會有所提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在展開高中歷史課程更多內容的教授、復習,自然能夠通過比較輕松的過程獲得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復習哥倫布航行美洲的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將三種觀點呈現出來:即一種觀點認為哥倫布航行美洲對人類社會交往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一種觀點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的強盜,他的航行對于印第安人來說是一種災難;一種觀點認為哥倫布航行美洲具有非正義行為基礎上的客觀進步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內容去分析這一問題,說明自己的感想,我則從學生的回答入手,展開哥倫布航行美洲這一內容的具體復習教學活動,學生聽起來更專注、認真,自然獲得了不錯的復習效果。
三、注重課堂教學反思,反思中不斷提高
高三歷史優質課的打造需要精彩導入,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同時,也離不開高質量的反思。有效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有益嘗試。只有反思,教師才能夠明白自己所使用教學方法的不足和優勢,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優化和完善,通過反思,學生才能夠明白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才能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復習和教學,這樣一來,邊實踐邊反思,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自然能夠有所提高,最終也能夠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收獲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中就比較注重反思,不僅自己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而且會讓學生通過自評,生生互動等形式來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復習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總而言之,處在當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努力提高高三歷史課的質量,促進優質課的真正實現成為了時代賦予我們一線教師艱巨而神圣的使命,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其落到實處,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簡單的幾個策略和方法就能夠實現的,還需要更多的教師的共同探索、研究和努力,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主要從大的方面著手,給出了課堂導入靈活多樣,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方法多樣,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注重課堂教學反思,反思中不斷提高這三個策略,不夠完善和具體,日后還會繼續為之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謝藝明. 前置性學習:高三歷史學與教質量提升的助推器[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00(012):49-51.
[2]張黎陽. 新課改下高三歷史講評課的實踐與思考[J]. 決策探索(下半月),2011(4):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