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軍
摘? 要: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創新、敢于嘗試,在不斷創新和嘗試中完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進和創新工作越來越受到相關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提高初中學生的物理實踐操作能力,鍛煉初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關鍵,也是鞏固初中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和強化初中物理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手段。
一、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初中物理教學中所講述的各項理論和知識著重來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理或是自然現象,通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法將能夠使得學生更直觀的進行觀測,從而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直觀、豐富的感性認識,通過實驗更為直觀的向學生展示了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項理論知識體系的推導和由來,從而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對于各項物理學知識都得到了強化,從而實現了對于初中學生認識事物能力的培養。此外,通過將實驗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初中物理任課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初中物理教師不僅僅扮演著實驗者的角色,更是通過物理學實驗一步步地引導著學生來對各項物理學理論知識進行推導和探索并成功借助于前人所歸納和總結的相關物理學知識。通過物理學實驗學生能夠與初中物理教師共同的研究和探索,從而使得新課改中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對于提升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將實驗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還能夠極大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通過改變以往的“口頭式”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將初中學生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主體,寓教于樂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初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幫助學生通過物理實驗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所講述的各項知識。在將實驗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時,初中物理教學任課教師應當對實驗教學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的內容進行有序的設計,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驗的步驟中,并在實驗中向學生詳細地展示各項實驗設備、實驗的步驟以及在物理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各項內容和注意事項,并通過物理實驗使得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學實驗所體現出的各項物理學的基本思想。從而為今后對于物理學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一)在教學理念方面
教師的教學理念,對于課堂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在課堂改進的初期,就應該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只有教師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課改的發展需要了,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能力很強的學生,通過不斷地改進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并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學習發現其中蘊含的豐富的知識,從而可以制定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計劃。同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學校要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培訓,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教師對于國家一些社會現象的關注,能夠對人才需求進行了解,保證及時地修改教學設計。例如:在進行“慣性”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由于物體的慣性而產生的實際現象的視頻,學生在觀看并聯系自己上車的時候,或是在坐公交車時,汽車突然出現剎車情況,都會對人形成的一定作用力。從而激發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主動性,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動手操作,感受由于慣性帶來的一些現象,并學會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在教學目標方面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合理、科學的設計是一個核心的部分,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升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將物理的理論邏輯性進行有效的分解,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更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的接受能力,結合教材中的一些知識要點,將教學目標進行確定。例如:教師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前概念進行入手,讓學生對“水的沸騰”現象進行闡述,明確學生由生活經驗中得到的正確或錯誤的認識,從而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知道該實驗中應該看、聽、記的內容,增強學生實驗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從而確保學生對“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現象及操作的掌握,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有利于我國的教學改革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從拓展教學模式入手
要想真正地改善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就需要教師的日常的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一些新的改變,引進新的教學模式,改善目前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些不足,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自己真正的體驗物理實驗,通過一些新的教學模式的引進,提升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與沉”的相關內容時,學生會想到“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一錯誤結論。教師不直接回答結論的正確與否,而是選取重的上浮物體和輕的下沉物體放進水中,觀察物體的浮沉。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沖擊學生直接的感官,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促進自身投入到物理實驗學習環境中,能夠在將自身物理實驗操作能力進行有效提高的同時,讓學生可以主動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促進物理課程的改革,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提升。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課程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課堂改進,對于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有很大的意義,而教師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很好地把握物理教學的教學目標,改進教學觀念,發現自身的不足,在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足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從課堂本身出發,創造愉快和積極的教學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幫助學生在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得更加的順利。其實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每堂課程的教學細節,解決學生在物理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書,謝非。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小學漢字教育的新變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0).
[3]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 :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