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明
摘? 要:“數字攝影”是中職圖形圖像制作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社會快速發展對攝影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積極探討數字攝影技術的教學改革,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教學改革理論及實踐,數字攝影技術專業教學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積極開展項目化教學,有效促進和提升專業技能,發展學科綜合能力,讓每個人在實踐中有所成長。有鑒于此,本文基于項目化教學展開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項目化;數字攝影技術;教學實踐
目前,數字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攝影技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中要注重發展和培養專業綜合能力,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未來發展需求和趨勢。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引導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創新整個項目,極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專業能力成長。
一、選擇典型項目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字攝影基本取代了傳統攝影,教學內容不論從器材還是技術方面都有所改進,提升了圖像質量,同時對個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作為中職院校的一個專業方向,“數字攝影”專業課程有著極強的理論與實踐性,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深度結合,把技術與藝術并舉,讓攝影者在操作中跟隨攝影對象和場景變化,這就需要具備靈活處理的能力,而典型項目涵蓋了教材中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具備靈活應變能力。
傳統課堂教學中,“數字攝影”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工作過程,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影響到課堂授課質量和效率。結合典型項目展開教學,能夠把傳統課堂要求變為未來崗位要求,讓授課內容更加真實、有趣,更好地激發課堂學習興趣。一次授課中,教師設計了一個項目為“拍播技法”,要求學生在項目中能夠進行曝光技巧練習、掌握調焦和對焦技巧、學會景深的技巧,訓練項目為秋舞。項目訓練中,學生要利用手中攝影器材結合實際外景資源來進行攝影,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加具有實踐性,還能制作出宣傳活動相關作品,更好地樹立起自身崗位意識,產生收獲新知識的成就感,在動手中發展自身綜合能力。典型項目涵蓋了教學中大多數知識點,讓課程變得更加具有典型性。
二、做好教學組織
教學組織工作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進行任務中來保障掌握知識和提升操作技能,有效提升課程授課質量和效率。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應當基于學習任務來組織項目實施,讓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掌握新知識。
一般而言,項目化教學組織工作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布置任務,講解內容。本階段中,依托于項目化課程來引入各階段學習任務、內容和目標。布置任務過程中,教師要重點講解任務的內容、標準,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了解到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標,掌握工作流程,為后續任務開展打下基礎。(2)分解任務,培養技能。本階段中,學生要在任務過程中來加深對知識掌握程度、增強自身單項技能,運用所學知識來形成較強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發展專業素養。(3)實施項目,總結工作。本階段是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能夠很好地檢驗學生的能力,在教師指導下來結合企業要求規范工作內容和流程。在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制定實施計劃、規劃實施過程、分解工作任務,有效提升實踐動手能力,幫助消化和掌握所學的操作知識、形成操作技能。完成任務后予以總結,增強自身歸納能力,形成專業技能。
三、重視展示評價
項目完成后,教師要重視展示和評價環節,把兩個環節作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好地檢驗完成效果,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專業知識的信心,讓他們完成項目后感受到成就感。項目化教學完成后,展示和評價中要以試卷或實際操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探討項目中涉及到的知識點,以態度來綜合評價,考察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的責任意識、職業道德,了解到他們在項目的整個完成過程,幫助個體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對作品給予正面、積極評價,形成專業綜合能力。
項目化教學中,教師在項目結束后要進行考核與評價,內容不單單包括知識,還應含有技能與態度。知識考核過程中,試卷考試和展示并重,試卷考試注重理論技能考查掌握、展示中以成功展示為主,說明創作作品目的、過程,期間涉及到哪些技術手段、表達主題等等,技能考核以實操為主,由其他小組人員詢問方式來檢驗對知識掌握程度。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個體在操作和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結合班級考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予以適度解決,讓他們探索得到求解問題方法,感受到自身綜合能力發展和提升,樹立起學習本專業的信心,感受到新知識掌握的成就感。
總之,開展項目化教學中會遇到重重阻力,專業教師要做好心理準備,結合當前教學改革精神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讓他們拍攝、自學和團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丹.高職數學攝影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
[2]胡靜.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J].設計,2019(07).
作者單位 :貴州省貴陽市女子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