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雅
摘? 要:在素質教育大力落實的今天,以美術、體育及音樂為代表的學科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美術符合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對落實美育有重要作用及優勢。為了真正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及形式,提升美術教學的吸引力,小學美術教師開始主動尋求不同的教育教學資源,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教學資源,民間美術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對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積極融入民間美術,深入了解這一教育資源的重要功能,進而實現對癥下藥。
關鍵詞: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功能研討
一、引言
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教育之間的結合對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能動性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美術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鑒賞能力以及藝術創作能力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注重教育教學策略及思路的有效調整,找準民間美術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創作和鑒賞的過程中感受到民間美術的創造力及美感,進而逐步樹立良好的文化意識以及創新意識。這一點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有關鍵的作用。
二、民間美術的優勢
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展現著歷史發展的進程以及生活風貌,通過對民間美術的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我國各個地區的民間風俗以及社會發展狀況。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時,民間美術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主動在民間美術中進行選材,了解民間民俗、歷史典故以及歷史人物物傳記,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民族精神。將各種優秀的思想文化融入其中,熏陶學生的思想,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主動在藝術感知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
結合上文的簡單論述和分析可以發現,民間美術的作用和優勢非常顯著。因此,在創新小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小學教師需要主動利用民間美術,在豐富教育資源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小學美術教育能夠充分地發揮育人的作用以及價值,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全面成長及發展。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明確強調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價值及作用,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主動融入不同的民間美術資源。大部分的美術藝術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能夠為生活提供更多的輔助。美術是學生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內在表現形式。教師需要主動在日常生活中汲取資源,幫助學生尋求創作的靈感,讓學生迸發出更多的思維火花,主動利用民間美術來吸引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領悟以及創新中真正提升個人的創新能力。另外,小學美術教師還可以將涂鴉、剪紙以及泥塑等民間美術形式滲透進課堂教學環節,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色彩搭配、冷暖對比的過程中,掌握構圖以及造型技巧,真正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展。
(二)豐富教育內容及形式
為了構建高效課堂,許多小學美術教師主動挖掘不同的教育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以及范圍,不斷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吸引學生注意力。民間美術是比較特殊且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教育資源,美術教育與民間美術之間的緊密結合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之中了解不同形式的美術資源,進而主動接觸各種民間美術,提升個人的藝術創作能力、感知能力。教師需要關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積極發展自身的專業能力,在創新教育教學策略的過程中主動利用民間美術落實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繪畫知識,全面提升自身的創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地展示民間美術中不同的歷史人物形象和風俗人物繪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深入感知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
(三)凸顯美術教育的實用性
為了確保學生實現學以致用,教師需要關注課堂教學實用性能分析,貼近學生的生活,其中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的融合則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的成長發展軌跡,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現實條件,積極融入不同形式的民間美術藝術,著眼于學生的性格特征,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能夠在了解各個地域的民間美術時獲得更多的收獲以及思維靈感。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了解民間美術之中的地域特色,關注學生的思維模式、審美趨勢以及民間美術中的豐富性。著眼于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民族心理特征,積極選擇與之對應的民間美術形式,更好地實現民間美術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
三、結束語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的利用有重要的作用及功能。其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相關要求,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及形式,進一步凸顯美術教育的使用價值及意義,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興麗. 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C]// 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 2020.
[2]李小丹. 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J]. 下一代,2020,000(00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