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 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表演藝術的學習實際上對學生的領悟能力、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則學生并不能夠理解理論闡述的真正意思,只有通過對表演的基本動作要領進行相應的指導教學,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表演中抒發情感。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當根據當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
在當前的音樂表演藝術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主體,以學生為客體,并且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時處在被動地位。音樂表演課程不是單純地學習鋼琴、二胡表演,也不是只有聲樂或者只有器樂,它是多門課程的綜合體,甚至包括了美學、心理學等課程。可見,當前教師對音樂表演藝術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更需要主動進行實踐鍛煉,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音樂表演藝術不僅需要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及動作要領,同時也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可以和學生一起賞析一些經典音樂的表演片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過的內容運用到自身的表演當中,以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
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表演活動,如各類小型專業比賽、演出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解放自己的天性,并通過這些展示的機會來激發學生表演的勇氣,以及讓學生之間互相觀摩陶冶情操。對于音樂表演藝術類的學習,需要經常進行實踐鍛煉,來提高自身對音樂的理解與領悟能力。因此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取長補短,提高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的方法,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動作要領,教師可以先親自教授給學生,然后借助情境教學法,如借助多媒體等設備,在進行訓練時,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情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動作要領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一些藝術院校的彩排,并通過觀摩彩排“活學活用”,來理解平時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以加強教學中的實踐鍛煉,重視音樂表演藝術的交流。
對于音樂表演藝術類的學習,教學本就離不開實踐鍛煉,而且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也存在著其共性規律與個性特點。教師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音樂表演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而舞臺實踐是二者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這也是有別于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標志。教師應從課內、課外兩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掌握舞臺演出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
音樂表演藝術專業的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知識,還應當參與到教材編寫和建設的工作當中,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結合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更改,更新教學內容,而不應該一貫沿用老版教材。同時,教師還可以開設一些與理論知識相關的選修課,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表演這門藝術。
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任課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理念,將這些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對于自身在教學當中的不足,應當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關工作的改革,加深學生對音樂表演藝術表演的認識與理解。
對于當前的音樂表演藝術教學,教師應當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通過創新多種多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領悟音樂學習的真諦。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加強教學中的實踐鍛煉、重視教材編寫和建設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有效推動教學任務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領悟,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有專長的音樂表演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