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懷宇 仰恩大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音樂教育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在教學中,教師應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滿足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音樂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音樂教育。由于跨文化交流包括了人類生活的藝術、教育、文化等領域,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對不同文化的音樂進行學習和交流,從而將單一的音樂教育轉變成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跨文化交流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不僅能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音樂也實現了跨文化交流。每種音樂分別代表著一種文化,不同的文化通過接觸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音樂表現形式,并且能夠取長補短。多種音樂文化之間既需要保持一定界限,又需要不斷互相學習和相融,音樂的創新就是在不同音樂之間的碰撞和融合中產生的。
多元文化的音樂教學理論在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同時被提出的理論還包括需要對世界各地之間不同類型的音樂實現尊重和包容,以及將音樂設定在多元文化的教學框架中。這對于現時音樂教學而言不僅是一種機遇,也是一項挑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使用一定的方式處理好國外音樂與國內音樂間的關系、漢族音樂與少數民族音樂間的關系。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的古典類音樂在教學中占據著主要地位,并且形成富有特點的音樂格局,這種格局對于音樂相關教材的編著及教學課程的設置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在對音樂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掌握音樂發展方向,使其向著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逐漸邁進,并積極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創建更加多元化的音樂教學體制。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國際上優秀的音樂作品,并與本土音樂進行對比,吸收其優勢,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對于音樂文化來說,其本身具有時代感、地域性等特點,因此,我們需要對各時代、各民族不同的音樂文化給予充分尊重。在音樂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時代也具有各自的音樂文化,因此,本土音樂文化自身便具有多元化特點,是一個音樂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將各個民族的音樂文化特點都展現了出來。在當前音樂教育中,首先,教師既需要注重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也需要將其以一種正確的形式融入整個教學框架中,并設置合理的多元化音樂課程,以推動音樂與音樂之間的共同發展。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體驗不同國家的音樂,并對其進行專業分析,總結出不同國家的音樂特點。其次,教師也可以思考其能否與本土音樂有效結合,并進行實踐。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音樂的作者、背景的了解,使其感受優秀音樂中蘊含的深刻意義,進而提升其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的形成都帶有一定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要想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并愿意學習音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感受不同音樂文化的美感,使學生能夠從思想上接受音樂、喜歡音樂,并且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開發各種優秀的音樂資源,尤其是富有特點的少數民族音樂,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資源,提升其音樂綜合水平。例如,大部分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教師可以挑選這些民族的傳統音樂,帶領學生進行欣賞,使學生了解該民族的音樂風格、特點、創作背景等,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文化底蘊。例如,有些民族會在播種時使用一種音樂、收獲時使用一種音樂,在不同的節日中使用不同的音樂進行慶祝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這些音樂進行了解和分析,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和深入。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音樂教學也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方法的改革。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采取多元化教學策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積極融入國際音樂文化,從而有效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