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甘肅省武威市第一中學)
近年來,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指導方針,[1]全國范圍內,改進美育教育,鼓勵特色發展,各類大中小學校學生樂團的建設得到了進一步重視。在各級各類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中,民族樂團以其獨特的魅力,為提高學生藝術修養、陶冶高尚情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2]
校園管樂團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各方面資金、政策支持,我校民族樂團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已成為一支比較成熟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學生樂團。[3]從最初演奏經典短小的作品,如《金蛇狂舞》《紫竹調》等,到現在能夠演奏《慶典序曲》《龍騰虎躍》等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一路艱辛走來,很不容易。樂團排練的曲目在市級省級各類藝術展演比賽中,多次獲得一、二等獎,其中民族管弦樂《長安社火》還獲得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
我作為負責樂團組織訓練指揮的老師,積極推動了樂團的發展。下面結合我校民樂團組建和訓練,談談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擁有一支編制合理而齊全的民族樂團是所有中小學校的夢想。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組建我校民族樂團時,由于會演奏民族樂器的學生很少,樂團內編制極不平衡,以學習二胡和古箏者居多,琵琶和揚琴、竹笛學習者甚少,其他樂器如嗩吶、笙、中阮這些樂器根本就沒有學生學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組建了我校民族樂團,準確地說就是古箏二胡樂隊。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民族樂團逐漸發展壯大,編制也越來越合理。。
1、充分利用特長生招生政策
由于樂團編制極不平衡,一些樂器完全沒有人學習,樂團成員少、樂器單一,是樂團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當年的學校特長生招生中,學校將民樂專業學生列入招生范圍,對緊缺專業,如中阮、大阮、笙等這些樂器,還特別放寬了報名和招生條件。在當年就有學生通過學習這類樂器以特長生考進了我們學校。以后每年都有部分學生考入。盡管他們的演奏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樂隊中這些“稀有”樂器的空白。學生的演奏水平隨著興趣的日漸深厚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不斷提高,這些“稀有”樂器的豐富音樂表現力也吸引了更多學生去學習。
2、與民樂專業老師建立聯系,共同發力促進樂團發展
我校是一所獨立高中學校,學生參加樂團到高二第二學期末就退出了樂團,學生在樂團的時間只有三個多學期,參加樂團時間短,難以形成一些優良傳統,曲目積累難。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拜訪了我市各民族樂器專業老師,要求他們推薦自己專業學習最好的學生參加樂團,得到了各專業老師的大力支持,隨后在專業老師的推薦和保證學生自愿的前提下,樂團吸收了一批民族樂器演奏突出的小學、初中學生。通過幾年的努力,各類樂器演奏者的梯隊逐漸形成,樂團成員少的問題解決了。有些樂團成員從小學三年級參加樂團一直到考進我校,再到高三退出樂團,參加樂團有七八年的時間,對于樂團曲目積累和優良傳統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樂團集中了我市在民樂演奏方面最優秀的學生,參加樂團的同學大多能夠以特長生身份考進我校,更增加了初中、小學學生參加我校民樂團的積極性,也獲得了家長的大力支持。樂團人數增加了,規模擴大了,即使個別學生缺席也不會影響排練,樂團的演奏水平也逐年提高。
經過幾年連續不斷地發展,我校民樂團已經具有了一定規模,在全市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對學習民族樂器演奏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現在我校民族樂團樂器種類越來越全,現在我需要做的是怎么樣讓樂器配置更加合理,聲音均衡而立體化,這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去探索解決。
民族樂團剛剛成立,我就選出了團長、副團長、樂團首席和各聲部首席。團長、副團長由對樂團熱心、學習成績較好、演奏水平高的樂團演奏員擔任,在訓練、演出和比賽中負責組織協調,是樂團指揮的好幫手,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樂團首席由二胡聲部演奏最好的演奏員擔任,能在專業上有一定的引領示范作用。而各聲部首席則由本聲部演奏最好的同學擔任。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設置副首席。聲部首席要負責排練演出時的管理、校音等各項事務。
隨后制定了民族樂團章程,要求學生積極準時參加排練,遵守樂團各項規章制度。學校購置的一些大件樂器,如定音鼓、揚琴等,對演奏的學生講明樂器管理的要求,責任落實到人,損壞要照價賠償。對于新進入樂團的學生,要求學生做自我介紹,并演奏一首樂曲,由全體樂團成員舉手表決是否該加入樂團。要求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向上,善于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經常抽時間和樂團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并適時給以鼓勵。這一點一滴的教育是在樂團當中不可缺少的,都是為了打造一個溫馨而又團結向上有吸引力的集體,這樣學生才樂于到樂團來訓練。樂團的管理在樂團的建設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樂團負責的老師要用心動腦去管理樂團,而愛心則是管理樂團最重要的基石和法寶。否則,樂團最后只能是一盤散沙,落得個解散的后果。
樂團的發展和成功是各方面共同協作的結果。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的支持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這幾年,在管理訓練民族樂團的過程中,我和班主任老師及一些樂團學生家長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通過互相溝通,家校聯動更好地督促學生,使學生和樂團共同成長。
提升樂團演奏水平,進行有效的排練是樂團發展的基礎。[4]下面我來談一些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1、提前謀劃,做到心中有數
每年新學期開始,我就對樂團的排練曲目做出規劃。這一年要排幾首曲子,上半年排幾首,下半年排幾首。比如計劃要排練四首作品,那盡量要選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作品,難易要適度。不能一味地選擇難度大的作品,在這四首當中有一到兩首難度稍大些的作品就好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樂團整體演奏水平。盡量挖掘樂團的閃光點,如有一年樂團的嗩吶演奏員實力很強,我就設計編排了嗩吶名曲《百鳥朝鳳》《打棗》《一枝花》等,由樂團的嗩吶演奏員演奏,民樂團伴奏,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2、嚴格要求,悉心指導
對音準和音色提出明確要求,如OX OX這樣的節奏,在樂團的演奏中是常見的一種節奏型,但在開始的訓練時學生卻很難準確把握,于是我就反復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用節拍器設置不同的速度進行訓練,直至學生掌握。同時讓學生接觸各種類型的作品,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樂團的演奏應變能力。有些演奏能力一旦掌握,就會成為樂團的傳統和財富,一屆屆傳下去。
3、常規訓練和集中訓練相結合
常規訓練以每周一到兩次為宜,訓練時間以不占用學生上課時間為最佳,如周末或者周一至周五下午課外活動時間。根據各樂隊成員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確定的訓練時間是每周二下午五點半到七點半,有些來的遲一點也可。常規訓練如果占用時間過多,就會引起學生及其家長的抵制,給樂團訓練帶來困難。寒暑假再進行十天左右的集中訓練,解決常規訓練中解決不了的問題。
1、做好抄譜工作
現在學生課業緊負擔重,根本沒有時間去抄譜,這項任務就自然而然落到了指揮的肩上。學生樂團畢竟不是專業樂團,有充足的時間去排練,但怎樣讓樂團盡可能快地把一首作品合奏出來,這是排練時要解決的問題。我在抄寫分譜時先抄出旋律譜,在旋律下方留一空行,然后將旋律譜進行復印,再在旋律譜下面抄出每件樂器的分譜,這樣學生在看著樂譜聽著旋律就能在規定的位置進入該樂器聲部的演奏,提高了合練的效率。
2、設法提高訓練效果
分譜分發下去要求學生在家多練習,最好能在專業老師處得到指導,這樣在排練時就會提高效率。同時在排練時以分排和合排相結合,分排按一個樂器種類分練,由本樂器聲部首席負責;也可以按一個樂器組分練,如打擊樂器組,吹管樂器組等,由本樂器組聲部長負責排練。我負責檢查指導。分排的形式要多樣化,以解決樂曲演奏當中的難點為出發點。在合排時以樂曲框架演奏為先,首先完整演奏樂曲,讓學生對所演奏的曲子在腦海中有一個整體的印象。整體的印象建立以后,開始抓樂曲的細節,如節奏、節拍、音準、速度、強弱等。最后要給學生講解樂曲的背景情緒,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合奏抒發情感,充分展現出作品的魅力。
訓練伊始,找到的民樂總譜沒有一首的編配適合我校樂團,只能根據樂團實際情況對曲譜進行改編。這就需要樂團指導老師要了解每一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和記譜方法。我通過向各專業老師請教、上網查詢等方法,結合自身所學,運用Overture打譜軟件,改編了一些適合我校樂團演奏的樂曲,如《金蛇狂舞》、《步步高》等。作為樂團指導老師,掌握一定的民族樂團編配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排練過程中經常要根據樂團的實際編制對總譜進行必要的編配,這樣才能保證訓練的正常進行和曲目的擴展。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要請省內外的指揮家來我校指導樂團進行集中訓練,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訓練技巧,對樂團的演奏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對于樂團指導老師的我也是獲益良多,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指揮和訓練樂團的技巧。
我校每年新春音樂會的舉辦是民族樂團大顯身手的舞臺。我每年對民族樂團的訓練就是圍繞本年度新春音樂會進行的。我校新春音樂會是我校乃至我市每年的一項文化盛事,對參加樂團的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也為樂團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搭建了舞臺,是樂團發展的動力。參加各類校內外的演出和比賽也是樂團不可缺少的,參加這些活動鍛煉了樂團,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尤其是參加比賽,能夠促使樂團進行更加細致高標準的訓練,進而提高了樂團演奏水平,在樂團發展中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校民族樂團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影響,成為我校素質教育的一張重要名片。我深知這門藝術的博大精深,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太多。我把這十幾年組建、訓練樂團的方法和經驗寫出來,希望能夠給一些想組建民族樂團的中小學學校一些啟示,也希望得到專家同行們的批評指導。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憑著一腔熱愛、一份責任,不斷地去探索、去追求,民族樂團就一定會遍地開花,茁壯成長,就一定會奏響一個個輝煌動聽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