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雷 西安美術學院
在以建筑為主的風景繪畫中,空間結構及主體物的位置經營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元素。西方的寫實繪畫追求物理真實的三維空間。首先,西方的油畫是同宗教科學一起發展并逐漸完善最后達到成熟的,最初風景是作為宗教畫被引入繪畫的。由于受到文藝復興美術的影響,16 世紀的畫家,有的對文藝復興美術進行學習、借鑒,有的反撥,畫風細膩、精致、甜美,具有裝飾意味,人們以風景畫來裝飾殿堂。19 世紀,后印象派畫家以高更、凡·高、莫奈為代表,他們在前期借鑒印象派的思路,后期各自悄然地背離了印象派,按照各自的心之所向,走向另一種不同于傳統繪畫的表現方式。而在此時期,日常的建筑物則成了許多藝術家的繪畫對象,如凡·高的作品《奧維爾教堂》和莫奈的教堂系列作品,都是典型的以建筑為主的風景畫。
19 世紀最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西斯萊是最純粹的,他一直堅持自己對繪畫的最初感受,堅持光影和自然色彩對自然風景的瞬間講述。他的作品整體畫面簡潔、有序、浪漫且并非天馬行空,往往從作者視角出發。以樹木、土地為輔,天空則在畫面中占主導地位,從而展現大自然稍縱即逝的光線和空氣流動;多數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以點綴出現,精妙且不喧賓奪主,且采用空間感較強的透視效果,用來展示自然風景和人物的和諧共處。在西斯萊的作品中,建筑物被作為整個風景的一個元素應用,西斯萊使用很多的成角透視,這樣構圖相對保守,但是表達出一種優雅、一種平等、一種溫和。
這個時期,莫奈創作了他對印象繪畫理解下的系列作品,即對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光線下的描繪?!遏敯捍蠼烫谩纷鳛樗@種想法下的第一個系列作品,就是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氣、時間繪制的?,F實的魯昂大教堂是一座有著灰色石壁的哥特式教堂,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聳的線條及濃厚的宗教氛圍,并且有鑲嵌著彩色玻璃的長窗戶,它的外表有著精美變化。高聳上升的線條和煩瑣的細節,在不同的天氣環境中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對于莫奈,這好像觸動了他對畫面最敏感的興趣點,天氣的陰晴不定正好提供了不同的光影效果。他描繪的建筑物主體和傳統風景畫的精神主旨出現了些許差別,古典繪畫中的背景在莫奈這里搖身一變成了主角。在這個系列中,構圖顯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和顯眼,作者顯然沒有將構圖作為首要的思考方向,整個系列的構圖大同小異,他將整個建筑物放置在畫面中心,用力去刻畫細節。但是他的筆觸則實實在在地用來講述陽光和空氣,并沒有講述建筑物的精美絕倫、高聳莊嚴。他選擇捕捉光影在建筑上的精彩紛呈,這也可以說是建筑風景的另一種別樣的詮釋。
凡·高的作品《奧維爾教堂》將主題——奧維爾教堂置于畫面中央。這和莫奈的教堂作品的構圖截然相反,這時畫家將主體物很精心地布置在畫面的中央,并且將兩側的道路用透視法布置在教堂兩側,使畫面看起來更寬廣。這幅作品整體建筑物沉穩結實,整體環境陰郁,建筑物卻明亮自然,這不符合自然規律,但符合凡·高內心所知所想,也是一位藝術家的內心獨白。
這里再介紹一位以風景建筑為主要創作題材的畫家郁特里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白色時期”創作的,當時郁特里羅轉變風格為明快、自然,他的繪畫方式改變為通過印象或明信片上的斑駁記憶來進行創作。這一時期占據畫面的白墻則是明顯的特征,白墻用不同的明度和建筑的沉暗、濃黑做出對比。郁特里羅把蒙馬特冷清的街道用嚴謹的構圖和和諧的色彩搭配展示出來,其繪畫中的構圖都是以簡單的成角透視或者一點透視來呈現一個街角的轉彎,或者一組很簡單的建筑物。整個構圖讓作品在寧靜中散發著強烈的孤獨感,所以在其獨特的色調及穩定的構圖下,帶給觀者一種寧靜的思考和回憶。
20 世紀90 年代初的意大利藝術家韋拉斯科,他的作品大多選取了城市建筑題材,他和印象派畫家最大的區別在于,將印象主義畫家所推崇的光影拋棄,把重點放在城市、建筑本身,通過真實的城市建筑,讓我們仿佛置身其中。汽車、街道、高樓、街角商店、指示牌、路燈等填滿空無一人的高樓森林,但同時也有與之對比的邊緣地帶及模糊到壓根兒無法辨認的地貌、地形。他的作品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對建筑的描繪,更沒有透視與主體的關系,只是用平面的建筑結構來描繪自己想象中敗落的城市風貌。他通過油畫特有的質感用不同材料的涂抹堆疊,來服務他所打造的城市環境。其實這時期的畫家,不只是在描述風景,而且是用風景講述自己,用他特有的眼光來洞察這個迷失的環境。韋拉斯科對城市風景、城市建筑的描繪表現都圍繞著對真實性的追求,這種真實性體現了當下城市鮮明的時代氣息。
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創作者的分析,大致能看到,無論出于什么樣的心態,他們各自對風景的描述都建立在自我之上。前者更偏向于理性及自然,后者則更多的是自我和靈魂思想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