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黑河學院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鄂倫春族樺樹皮工藝品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流域文明的藝術特征,對推進中俄兩國跨境民族的樺樹皮藝術、傳播與交流黑龍江流域游獵漁撈文明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樺樹皮作用很大,用途很廣。樺樹皮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我們仍能見到一些鄂倫春族婦女制作樺樹皮制品,但這項工藝正面臨失傳。如今這些掌握樺樹皮制作的人被稱為能工巧匠或民間藝人。這是由自然環境的變化、人們特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獨特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出現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樺樹皮制品所產生的樺樹皮文化證明了這種不同地域、相同文化存在的可能性,也體現了樺樹皮制品的功能。
鄂倫春族的樺樹皮制品是一些年輕情侶互相交換的愛情信物,用來表達他們的愛意。在黑龍江流域呼瑪縣白銀納鄉的鄂倫春族中,成年的年輕女孩會制作樺樹皮煙盒,年輕的男孩會制作樺樹皮手鐲。如果男孩遇到喜歡的女孩,他就會連夜趕制一個樺樹皮鐲子,然后涂上最適合姑娘的顏色,最后將親手做的樺樹皮手鐲送給喜歡的女孩,表達對姑娘的愛意。男孩做的樺樹皮手鐲越是精致漂亮,就代表男孩對女孩的愛意越濃。當別人看到女孩戴上了樺樹皮手鐲時,就會明白這位姑娘已經有了心上人。同樣,年輕的女孩遇到心儀的男孩也會送給他親手做的樺樹皮煙盒,表示彼此互相牽掛。這種年輕男女互相送信物的傳統是鄂倫春族純樸的民族傳統習俗。
在戀愛結婚的整個過程中,男孩要送女孩一對樺樹皮手鐲,寓意成雙成對,這對樺樹皮手鐲一個在婚前贈送,視為定情之物,一個在結婚當日贈送,代表男孩徹底鐘愛于女孩。生過孩子或者失去配偶的鄂倫春族婦女很少佩戴樺樹皮手鐲,她們多認為佩戴樺樹皮手鐲是年輕男女間的定情之物,對于年長的她們來說,只有到了逢年過節或者紀念日時才會拿出來佩戴,因為這些飾物非常珍貴,在她們心中,愛情是永恒的,她們非常珍惜,要把這些飾物放在最珍貴的地方,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一直深藏。
鄂倫春族還有一個習俗,在男孩和女孩定好結婚的日期后,這對新人要一起去相識的地方,男孩需要佩戴女孩親手做的樺樹皮煙盒,女孩戴上男孩為自己親手做的樺樹皮手鐲,寓意著把愛深藏在對方的心里。然后兩個人一起生活,同吃一碗肉,共用一副碗筷,彼此不再分離。通過互相饋贈定情之物的行為可以看出鄂倫春族人們對情感的重視,對感情的專一,鄂倫春族是一個溫和內斂的民族。
樺樹皮罐子、樺樹皮筒子、樺樹皮箱子等樺樹皮制品是鄂倫春族樺樹皮制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標志物品。這些樺樹皮箱子作為姑娘的陪嫁品,是娘家人對女兒美好生活的祝愿,寄托了家人對女兒出嫁時的戀戀不舍和對女兒的思念。在鄂倫春族人看來,樺樹皮箱子是最珍貴的陪嫁之物。
出嫁的女兒將陪嫁的樺樹皮箱子帶到婆婆家,是娘家人希望女兒女婿早生貴子。總而言之,無論姑娘陪嫁的物品貴重與否,價值的大小與否,對鄂倫春族人來說都是最為珍貴的。所以當姑娘出嫁時帶走這些陪嫁的樺樹皮箱子后,她們會好好地保管這些樺樹皮箱子,基本不會借給別人使用,只用來裝自家的物品,這也體現出姑娘對娘家人一片關愛的珍惜。
鄂倫春族曾是我國典型的漁獵民族,樺樹皮文化與鄂倫春族的生產、生活及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包括樺樹皮文化在內的鄂倫春族傳統文化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我們應審視鄂倫春族原生態文化和藝術形式,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展現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交融,展示樺樹皮藝術的獨特魅力,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流域文明的藝術特征,傳播與交流黑龍江流域游獵漁撈文明,挖掘鄂倫春族樺樹皮制品工藝研究的藝術價值。這對發展黑龍江流域世居民族的藝術文化和現代藝術具有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對中俄邊境地帶鄂倫春族傳統文化發生地的人地關系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對當下中俄經貿合作在地域民族文化與藝術中具有積極作用。挖掘鄂倫春族樺樹皮制品工藝研究的藝術價值,充分理解這一藝術傳承的森林文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