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云
小學美術教師應該要把教學活動開展于現實生活的背景之下,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到美術知識,將美術知識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之中。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其生活本領,使學生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創造不同風格的美。
大部分的學校對美術這門課程都缺乏足夠的重視,美術教師在教學的觀念上缺乏深刻的認識。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淺薄,尚未徹底形成有效的生活化教學的方法,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把美術和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想要實現生活化的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的思想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教師雖然已經擁有了小學美術的生活化教學的思想,但是卻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缺乏有效的互動。
大多數的小學美術教師根據課本進行教學,從課本內容的角度入手,而沒有從學生和現實生活入手,以至于有些比較專業化的美術知識無法被學生充分的理解,也就沒有辦法牢固掌握。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就一定要把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教師沒有注重大多數的學生對于這些課堂教學內容的接納程度,以至于教學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美術課的教學內容和大多數學生的日常文化與生活相互融合不緊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小學的美術教學基本上都是在班級里開展,講授的方式以及教學場所都比較固定,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一般不會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然而美術課不應該全部都在教室中進行,有時也需要指導學生走出室內,以至于學生能夠充分體會生活,得到最直觀的感受。在教室里教學可能會對學生思維的培養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美術課程不夠生動,從而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依據自己課堂教學的目標,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來創設一種適合于教學內容及其學生的心理特征所需要的環境,從而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并以自己的滿腔熱情參加到對于美術的學習活動中。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的第三課《美麗的紋樣》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商店的情景,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商品,讓同學們想一想這里面都有什么形狀,有什么顏色,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其美術知識。
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去仔細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指導他們在實踐中捕捉到生活中最具有藝術性和表現力的時刻,并把它們積累為繪畫的素材。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帶領學生親身走到大自然中,增強小學學生對于社會的認識,引導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感悟生活中的真諦。
教師應該要合理有效地啟發大多數小學生運用自身對于人類生活的經驗與體會進行及時地創造性教育,用自己的藝術作品去呈現自己對于人類生活的思考。比如,教師在組織了一些班級的學生進行春游活動之后,我們就是可以通過啟發性的引導讓這些學生重新記憶起開始春游時的各種情境,并和周圍的同學一起互相交流彼此之間的情緒和體驗。當他們興高采烈地向我們老師詳細講述自己的喜悅和悲傷時,我們就一定可以教育他們把這次春游的整個情況都以傳統繪畫的手法對其進行相應的表達,這樣我們的學生所描繪出來的圖片將會非常地形象。學生也就一定能逐漸地變得更樂意參與到自己的創作中、百分之百地投入進去,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美術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生活化教學。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體驗不同的生活,并及時將感受用美術作品進行記錄,使美術作為自己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而不僅僅作為一門普通的繪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