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婷
想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收獲更多,最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發展能力,都還沒有得到系統性地訓練和強化,而他們卻是愿意對外界進行探索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學生能夠感受到的是樂趣和知識的存在,這讓他們更加愿意對各種不同的生活和學習問題進行探究。而對他們進行閱讀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接觸更多更廣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不過在閱讀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死板的填鴨式教學,將各種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理念灌輸于小學生的腦海當中,這脫離了小學生們以往的快樂學習模式,會讓他們感受到枯燥和生澀,對閱讀產生排斥,導致閱讀教學也就無法高效展開。
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摒棄大篇幅的文字轉述,而是要采用小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法,帶領學生在快樂中獲得閱讀能力的成長。比如說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動畫視頻的形式,將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生澀難懂的文字,直接轉化為其中的含義畫面,用色彩鮮艷,對比鮮明的圖片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提高和刺激。事實上,多媒體教學還具有其便利性的特點,當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完全可以通過對合適的多媒體畫面展示,帶領學生完成語文閱讀文章內容的把握,而動畫播放的形式又是比較符合學生興趣的。這樣就能夠在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并在潛移默化的動畫與文字對比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說我們在帶領學生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時,就可以借助現有的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視頻,通過音像的刺激,帶領學生與小蝌蚪一起,踏上尋找媽媽的旅途,在童真的對話過程當中,感受小蝌蚪的心理變化,并進行新的生詞生字的學習。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注意,要讓學生通過小蝌蚪與其他動物的對話,感受“主人公”從“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動態過程,從而對“成長”一詞的含義進行理解。
當然,與其他所有科目的訓練一樣,只對學生進行理論性的講授,帶領學生進行感悟的教學效率是沒有那么高,也被學生所排斥的。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喜歡以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因此,我們也需要讓學生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實踐來更加深入的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理解。而最符合小學生的內容體驗方式就是,帶領學生展開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貼近原文中人物的內心對文章內容和情景進行感受。同時,角色扮演的新教學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從嚴陣以待的壓力性學習當中脫離出來,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體驗角色心理嘗試進行再現的過程當中收獲快樂,實現自己閱讀能力的提高。
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紙船和風箏》時,就可以讓學生帶入文章中的兩個主人公,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并通過其中各種不同事件獲得角色扮演活動的快樂。通過紙船,風箏兩個不同物品所蘊含的不同含義,體驗友情給自己帶來的便利和感動,認識到擁有一個好朋友,在自己生活的過程當中,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并在進行生字生詞認知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總的來說,想要帶領小學生進行快樂閱讀,一定不要拘泥于陳舊死板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合適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師也需要對自己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關注,用學生更加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加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愿意閱讀,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