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輝瓊
作者工作單位:湖北省洪湖市黃家口鎮小學
1.會認“江、南”等9個字,認識三點水、草字頭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
3.結合插圖,通過吟誦,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景以及人們采蓮的歡樂場景。
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背誦詩歌。學習吟誦,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制作課件、準備音頻、準備角色扮演的頭飾。
1.啟發談話,引入教學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江南》一課,同學們知道江南現在是哪里嗎?
生1:我知道江南是在我們國家的南邊,具體就不知道了。生2:我假期的時候去過浙江,我記得有人說那里是江南。
師:這兩個同學說的其實都算對,嚴格來說呢,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長江吧,其實江南就在長江以南的地區,浙江也在這片區域里的。師:同學們假期旅游的時候去過江南嗎?大家印象里江南是什么樣子的呢?
當然沒有去過也沒關系,當今的科技十分發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的視頻吧,看看別人眼中江南美麗的樣子。
(播放視頻)
生1:那兒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兒。生2:那兒的荷花粉紅粉紅的,特別漂亮。生3: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大圓盤一樣,美麗極了。師:是啊,江南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接下來,讓我們隨著課本上的《江南》這首詩歌,穿梭千年光景,去看看那時候的江南吧。
2.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師: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來記憶“江”這個生字嗎?生:它由兩部分組成,三點水和工,我都認識,我就會寫它了。師:很棒!生字認識就需要這樣的聯想,這樣就會事半功倍,老師也有自己的方法,用字謎的方式,例如江:工人在水邊。方法還有很多種,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最合適的。那么接下來,大家自由討論下怎樣記憶本課的九個生字吧。
(學生自由討論)
3.欣賞音畫,打開詩境
師:同學們可能不知道,樂府詩是“唱”出來的。
觀看動畫介紹“漢樂府”。欣賞音畫視頻(水墨版《江南采蓮圖》:荷塘風景優美,采蓮的男童天真可愛,小魚活潑靈動;吟誦聲音優美。伴著音樂開始古詩教學。
4.古詩學習
點撥詩句。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出示補充一些人們采蓮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采蓮”的。)
(課件出示蓮葉圖)
師:可能有些同學是第一次見荷葉,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然后可以交流自己下看到荷葉后的感受,從詩中找出詩人是怎樣描繪荷葉的。生:蓮葉何田田。師:那同學們會用自己的話贊美荷葉嗎,老師規定一下,用下面的句式:”蓮葉真______________!”生:蓮葉真圓啊,就像十五的月亮。
(課件出示時的前兩行)
教師范讀。學生模仿采蓮姑娘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師:這么美的荷花、蓮葉也吸引了好多小魚。它們在水里干什么呢?生1:它們也覺得荷花漂亮,在欣賞美景。生2:小魚在水里捉迷藏。師:在這里面有幾個表示方位的詞,看看誰的眼睛最尖了。生:東、西、南、北。板書:東、西、南、北。師:不僅如此,其實東和西是一對反義詞,南和北是一對反義詞。
組織學生表演:快樂的小魚,在蓮葉間游來游去。注意提示學生要按照詩中的方向游:先向東,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學生一邊按方位表演,一邊背誦詩句。引發學生體會小魚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蓮葉的美麗。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課件出示完整的課文) 學生先獨自練讀,再分組讀、班內展示讀,最后教師引讀。
指導學生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讀出江南的美。然后在組內賽讀,最后指名在班內展示朗讀。
進入古詩去學習,而不是“在詩外”學習。我在這節課的教學準備上就是為了體現這一教學理念。進入古詩的學習就是與作者與詩中的主人公“共情”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入情入境也“入心”。學生當然喜歡,不僅喜歡讀誦,更喜歡全身心投入地表演。用整個身心去學習是學習古詩文的最佳方式。
如何進入古詩,以下兩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課堂上播放視頻。氣韻生動的水墨動畫,優美動聽的古詩吟誦把大家帶到了漢朝勞動人民采蓮的歡快場景里。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思維也非常活躍。每個孩子或是活潑、調皮的小魚,或是風中搖曳的荷葉、荷花、蓮蓬,或是快樂的采蓮人。整個教室就是一片荷塘。這樣的情境,在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最受歡迎的角色是小魚。課后,孩子們自發制作小魚道具,輕聲吟誦“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樂此不疲。
遺憾的是這節課的內容安排過多,讀誦練習不夠充分,否則這一節的教學重難點會得到更好的突破與落實。另外,分角色表演的環節還應該有更精心的設計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