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 璇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
古箏是我國傳統的演奏藝術之一,其藝術表現形式十分獨特,尤其是氣與韻的運用,其對古箏的演奏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對古箏演奏藝術中的氣與韻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古箏演奏藝術中氣韻的重要因素,氣是古箏演奏藝術中的關鍵要點。古箏的演奏藝術中,調氣包括呼吸的節奏、呼吸的連貫度及呼吸的停頓。因此,調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古箏的演奏效果。具體來說,為了更高層次地詮釋作品中各部分的音樂思想,古箏演奏者在完成演奏的同時,必須具備掌控氣息節奏、調節氣息浮動的能力。演奏者只有把握演奏的律動,才能提升演奏的層次,最終將最佳的演奏效果呈現出來。
氣息的運用,在演奏過程中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因此,演奏者必須根據不同音樂表情、樂段情景來采取不同的調氣方式,并正確運用,從而達到控制音樂呼吸節奏的效果。例如,在彈奏氣勢較為震撼的古箏曲目時,彈奏者要具有沉穩的氣息和冷靜的精神力,保持放松的狀態,并根據樂段不同的要求,對力量進行掌控,不要讓氣息變得急促、慌亂,否則會打亂音樂的呼吸節奏,影響演奏效果。而柔和的古箏曲目則需要演奏者調節舒緩的氣息,配合速度較慢的形體動作來表現舒緩的情緒。
可見,演奏者的呼吸和調氣在很大程度上對演奏節奏的把控起著推動作用。例如,在中強度的古箏曲目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力量爆發點主要集中在腰部位置。中強度的古箏曲目演奏要求演奏者保持均勻的調氣和呼吸,以此來用腰部的力量帶動整個形體,并結合調氣呼吸和雙手來達到理想的古箏曲目演奏效果。同時,演奏者的情緒應隨著演奏曲目的節奏起伏而發生改變,以此來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可見,古箏演奏者的調氣和呼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古箏演奏的最終效果和演奏質量。
除調氣之外,關于古箏演奏藝術中的氣還包括貫氣。貫氣與調氣相比層次更高,對古箏演奏者的水平要求也更高,其具體指的是演奏古箏曲目中的每一個音節,將演奏中調氣的呼吸連貫成一個整體。在古箏演奏中做好貫氣需要演奏者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掌握每首古箏曲目的正確呼吸方式,在演奏過程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正確地把握呼吸的節奏,從而為貫氣的步驟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演奏者應氣發丹田,將注意力集中在手指和手腕,以此來避免彈奏中可能對最終音樂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第二,對古箏演奏曲目的基本框架和結構進行了解。由于古箏具有較為豐富的線條美,為了使古箏演奏最終達到理想效果,古箏演奏者要對演奏曲目的基本框架和結構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以此來將氣與古箏曲目中的各個音節連接到一起,從而優化古箏音樂的整體體系和音樂框架,給聽者帶來更有層次感和更生動的聽覺體驗。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指的就是古箏演奏藝術中的“韻”。“韻”在古箏演奏中能產生極大的代入感,為聽眾營造融洽的視聽環境,使聽眾產生共情,進而升華古箏的藝術效果。“韻”具體指的是古箏在演奏中的情感爆發力和情感影響力,其要求古箏演奏者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古箏演奏中,在古箏的旋律上則表現為“以韻補聲”原則。具體而言,彈奏者應針對不同風格、不同情感的古箏曲目,采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從而達到預期的古箏表演藝術效果。一般情況下,古箏技巧由演奏技巧和輔助技巧兩部分組成,彈奏琴弦使用的是右手,而左手則主要發揮推、揉、按、顫的作用。
氣與韻的有機結合,向來是古箏演奏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氣息和韻味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古箏的藝術效果,為聽眾展現神韻統一的演奏作品。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古箏彈奏中的氣和韻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性:氣存在于樂曲演奏的全過程,而韻則一般體現在樂曲演奏的細節中。氣與韻之間雖存在差異,但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兩者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例如,在演奏古箏名曲《戰臺風》時,為了表現該曲目的氣勢磅礴,演奏者僅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勢必無法達到預期的演奏效果,因此,其還需要配合調氣和呼吸,從而為演奏的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演奏者應結合對曲目韻味的解讀,將氣與韻有機地融合,在此曲目的演奏過程中為觀眾提供一場聽覺盛宴。
古箏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之一,其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受藝術家的重視。為了全面提高古箏演奏的藝術效果,古箏演奏家必須有機結合氣和韻的運用技巧,從而全面提升古箏的藝術表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