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
近年來,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發展迅速,軍旅舞蹈藝術教育也得到了重視與發展。新時期以來,部隊文體組織和各高校舞蹈院系相結合,不斷對軍旅舞蹈藝術風格進行創新,探討出新的藝術教育美學思想,各地方部隊的兵工團以教育思想為指導,百家齊鳴,創造出的軍旅舞蹈風格各異。但是綜合來看,創新的舞蹈作品都體現了軍旅藝術教育特點——“兼容并蓄、結合之美”,舞蹈表演既表現了軍人的莊嚴肅穆又表現了民眾的平易近人。從軍旅舞蹈的發展來看,近幾年來軍旅舞蹈中還體現了現代舞與古典舞的融合,表現出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兼容并蓄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研究我國軍旅舞蹈藝術美學思想發展進程,分析了軍旅舞蹈藝術教育兼容并蓄“中和為美”的多元化特點。
我國軍旅舞蹈藝術教育美學在經歷了日積月累的研究發展后,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社會特色的教育體系。我國自古以來講究中和之美,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藝術可以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吸收融合。那么軍旅舞蹈藝術教育美學思想也本著集百家之長的兼容并蓄理念,對中外舞蹈、不同舞種進行融合,吸收特長為我國軍旅舞所用。
在這里筆者借鑒我國的傳統藝術理念,對兼容并蓄進行解釋,兼容并蓄是指對具有共性但表現不同的藝術進行整合,將二者特點相互轉化,最后建立統一完整的藝術體系,促進藝術的發展。
“開”是芭蕾舞的特點之一,芭蕾需要人體特別靈活,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要想培養一個人的舞蹈能力,首先得“打開”這個人的身體,“開”是指將人身體的各部位徹底“打開”,讓身體更加靈活。要想表演優美的舞蹈動作,就得先鍛煉人體基本站立能力,徹底打開髖關節。鍛煉方式可以通過將兩腳并攏,然后兩腿開外分別向前、向后、左右運動,也可以兩腿閉合然后將胯骨做抬起運動。這些運動并不是只針對胯進行特訓,在運動的同時,小腹、臀部也會進行收放,這就有利于全身關節肢體的鍛煉,強化了人肢體的直立感,人在強化直立感時會本能地產生身體緊繃感,這對身體的“開”很有作用。
“圓”在我國古典舞中出現頻率很高,“圓”既指人在跳舞時四肢描畫的圓弧軌跡,也指要求舞姿圓融,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擁有極好的四肢協調能力。古典舞中要求表演者的動作銜接靈活圓融,讓觀看者產生一種圓弧的視覺感。
芭蕾舞中的“開”和古典舞中的“圓”給人直觀的感覺就是兩種不同的肢體感官,但是兩者內涵相近,芭蕾舞的“開”需要“合”來實現,合就是圓,而且芭蕾舞的優美舞姿通過轉圈體現出來;中國古典舞同樣如此,“圓”就是肢體畫圓弧,它需要人體的四肢張開,用“開”來塑形。
正是兼容并蓄的美學思想,我國軍旅舞蹈藝術教育美學將芭蕾舞的“開”與古典舞的“圓”融會貫通,將二者整合作為軍旅舞蹈新的教育理念,通過長期實踐完善再用于指導軍旅舞蹈教育,最后呈現給大家的才是既有“開”又有“圓”,既體現了芭蕾舞的優雅又體現了古典舞的韻味,展現了多元文化的軍旅舞蹈,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我國崇尚以和為貴、和為美,但是也講究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和是指將不同事物相同的性質進行融合,但是這樣的狀態下兩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為了和而強行融合,“和”和“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因為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每個舞種的教學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應尊重每個舞種的教學特點,不能一味追求統一而與最初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在對舞種融合時,要尊重相互的特點,協調好不同舞種的關系,找準合適的橋梁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軍旅舞蹈人才,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要通過不同專業課來實現,舞蹈技能就要用舞蹈課,軍人精神就應該開設軍事素質培養課,用不同的教材依據學科特點來培養,不能指望一門課就可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兼容并蓄“中和為美”的教育理念是我國軍旅舞蹈藝術教育美學思想由感性向理性轉變的體現,為我國培養高素養的軍旅舞蹈表演人才做出了貢獻。我國軍旅舞蹈特色藝術教育堅持舞蹈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方位教育理念,將教育理念和實踐結合,旨在培養出舞蹈專業技能和軍人素養兼備的全面型軍旅舞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