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魯艷 北京電影學院
《少年的你》打破了以往青春電影的守舊模式,借助校園霸凌的現實題材講述了一段少年少女的殘酷青春。該片不僅獲得了15.58 億的高票房,還引起了社會各界對校園霸凌群體的關注。
《少年的你》是曾國祥繼《七月與安生》后導演的第二部青春電影,影片用真實而又激烈的方式將校園霸凌、教育缺位等社會問題赤裸裸地擺在觀眾面前,從而呼吁社會各界關注未成年人的成長。這部影片講述了在高考復讀中心,優等生陳念長期被同學魏萊霸凌,街頭混混小北的偶然出現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亮,二人彼此守護,負重前行的故事。人物是一部影片的靈魂,為了更好地論述這部佳作,本文將從三個陣營來分析人物形象。第一個是反抗到底的受害者——陳念、小北,第二個是被施暴的施暴者——魏萊等人,第三個是堅守正義的執法者——鄭易等人。
她是一名羽翼被折斷的前行者。她生長在單親家庭,母親整天被追債。她一心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帶母親逃離“陰溝”。她外表柔弱,但內心堅強,雖然長期被霸凌,但是依然沒有放棄要考出去的信念。她有怯懦的一面,當胡小蝶出現問題時,她沒有及時伸出援手,之后便一直心懷愧疚;她也有勇敢的一面,當她第一次看到小北被打時,雖然恐懼但還是選擇報警。她體諒別人,即使被同學嘲笑和霸凌,依然沒有麻煩母親,當看到小北受傷,她也會發自心底地去關心。
他是傷痕累累卻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的守護者。他兒時就被父母拋棄,背負著原生家庭的痛卻努力地生活著,冷酷麻木的面孔下有著一顆溫柔善良的心。除了陳念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陳念填補了他內心缺失的愛,所以陳念一個小小的舉動便讓他愿意拿出生命去報答。小北有著為陳念赴死的英雄主義,是浪漫而有力量的。
就單個人物形象來說,陳念和小北這兩個人物形象并沒有新穎之處,但當兩個完全相反的人聯盟時便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陳念是學校優等生,而小北是街頭小混混;陳念外表柔弱,內心堅強,而小北外表堅強,內心柔弱。當小北決定要守護陳念的時候,他就有了足夠堅強的動力。在這種極端的情境中,兩個人的關系很復雜,既是戰友,又是伴侶和親人。這種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的反抗者聯盟符合觀眾的審美期待。
魏萊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她的父母從小對她家教嚴格,甚至灌輸給她變態的價值觀。這種教育就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子,她從小就像他們的玩偶一樣逆來順受。魏萊在學校施暴只是她宣泄這種情緒的出口。她的形象打破了傳統對施暴者的刻板印象。她有著天使般的面孔,十分善于偽裝,只有提起父母時才會原形畢露。尤其是當魏萊拍了陳念的裸照,陳念要報警時,魏萊竟然表現出變態的慌張,甚至下跪求情,還坦言因為上次高考沒考好,父親已經一年沒理她了。魏萊是心靈扭曲的施暴者,但其背后真正的施暴者是她父母變態的教育方式。
施暴者形成了一個食物鏈,一環扣一環。除了魏萊,她的兩個“手下”也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她們雖然是施暴者,但同時也一直受到魏萊甚至是整個家庭和缺位教育體系的霸凌。徐渺的母親為了孩子當眾給老師下跪,羅婷父親竟然當眾毆打她。這樣的施暴者形象比較豐滿且具有代表性,觀眾除了對她們又恨又憐外,還會進行深刻的反思。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即使這個世界有那么多陰暗面,他還是懷著理想主義追求真正沒有任何偏頗的正義,跟其他警官有著很明顯的不同。他會真的同情被害者,但他的行為要受到制度的制約,所以受盡侮辱的陳念才會將希望寄托在小北身上。他知道小北是在替陳念頂罪,沒有人能替另外一個人救贖,所以他不是不放過陳念,而是相信法律的公平,也希望他們不要懷著愧疚過完下半生。
其他兩位執法者代表了社會上兩種其他的態度,王立是站在陳念的對立面,雖然想破案卻沒有人情。另外一位是老楊,他看過太多類似事件,相比于鄭易少了些熱血,多了些無奈。這樣的人物形象其實就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顯示出人們對待霸凌事件三種不同的態度。
無論是帶有浪漫英雄主義色彩頑強反抗的受害者、帶有悲情色彩的施暴者還是努力維持正義的執法者,每個人物都沒用前史交代,而是通過語言、行為、細節及人物關系來塑造,形象真實飽滿、干脆利落。影片更像是三個陣營間一場殘酷卻又溫暖的格斗比賽,能夠緊緊抓住觀眾的心,但最終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