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春 河州民族師范學校
舞蹈表現力是舞者外在形體與內在情感的藝術性結合,是二者的協調統一,其作為舞蹈演繹過程中的關鍵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舞者實際演繹水平及效果[1]。要想更好地傳達舞蹈作品精神內涵,提升演繹實際效果,還需從舞者舞蹈表現力培養著手。在實際舞蹈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舞蹈表現力,值得教師深入探究。
舞蹈表現力是指舞者基于對舞蹈作品的認識與理解,以動作、表情等藝術語言形式,來表達自身感受、傳達情感內涵及藝術魅力的藝術創作過程。從藝術實質層面來分析,舞蹈表現力與舞蹈作品所呈現效果直接相關,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觀眾的情感變化和藝術體驗。一位優秀舞者不僅需要熟練掌握舞蹈技巧,而且需要具備優良的藝術表現力,這樣觀眾才能通過舞者創作演繹,與舞者產生思想碰撞,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舞蹈作品,把握其實質內涵。實際上,舞蹈表現力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舞蹈技巧,是一種能夠引導、感染觀眾的藝術表現力,可較好地展現藝術作品精髓。
一方面,就舞蹈作品而言,舞蹈表現力有益于傳達其精神內涵。舞蹈是一種典型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者通過肢體動作語言形式來傳遞作品的精神內涵。對同一舞蹈作品而言,由不同舞者表演,達到的表演效果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就舞者自身而言,舞蹈表現力是衡量其舞蹈演繹水平的重要標準。舞蹈主要是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的,但舞者不能將肢體動作看成簡單的舞動或擺設,須將其作為語言進行形象表達,這樣舞蹈動作表現力才能得到保證。
舞蹈對舞者的體能素養有較高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力量。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者需要完成各類造型塑造、各種動作技巧展示,進而傳達作品的精神內涵,而完成這些的前提條件是舞者需具備較好的體能。其二,柔韌度。關節活動幅度、韌帶伸展力及肌肉彈性等柔韌度要素是深入進行舞蹈學習的基礎。在舞蹈學習與表演過程中,要想將作品完美地展示出來,舞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柔韌度。其三,耐力。從內容層面來講,舞蹈學習具有時耗久、能耗大等特點,這便要求舞者具備較強耐力,否則,難以持之以恒地進行舞蹈訓練。其四,協調力。舞蹈表演需要通過一些技術動作來提升作品的表現力,這要求舞者在動作、位移、速度、反應等方面具備較強協調力。
舞蹈藝術要求舞者具備較高藝術素養,其主要內容包括舞蹈審美力、藝術感受力、舞蹈表演力等。舞蹈表現力水平與舞者這些藝術素養有著緊密聯系,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就需要對既有教學策略作出相應調整,設計適配教學方案,通過教學引導,提升學生的藝術感受力、舞蹈審美力,從而使學生具備一定舞蹈表現力,能夠用舞蹈技巧展現作品精神內涵。可見,良好的藝術素養是優秀舞者必須具備的素養,也是舞蹈藝術的基本要求,并能夠很好地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
意識是人在認識客觀世界過程中,對外界信息進行主觀性選擇,并對主觀認識予以表達的創造性過程。舞蹈是指舞者借助各種肢體動作語言表達方式,將其連貫形成藝術造型的過程,此過程的藝術特性明顯,并且需要舞者的意識協同參與。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舞蹈表現力,就需要增強學生的舞蹈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對舞蹈藝術的形成規律進行充分且詳細的分析,從而深挖舞蹈作品的精神內涵,進而提升他們的舞蹈表現力,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更好地表達作品的藝術情感和魅力。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蹈意識,進而促進學生舞蹈表現力的提升。
舞蹈音樂的風格多樣,且節奏鮮明。在音樂的伴奏下,舞者通過對音樂律感進行理解與把握,再借助舞蹈動作表達和抒發情感,更容易將音樂、動作、情感有效融合,從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現力。在舞蹈表演中,相較于律感偏弱學生,律感較強學生在情感、動作、表情等方面都有較好表現,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音樂律感的強弱與學生舞蹈表現力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運用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兩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準確把握舞蹈作品類型及風格特征。同時,要針對音樂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快速、更精準地找到音樂律感,進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現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創新教學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式教學,先對不同種類舞蹈進行設計和編排,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契合主題的音樂,以此培養學生音樂律感,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舞蹈表現力。
舞蹈動作既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內容,也是舞蹈表現力的重要載體,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舞蹈動作的規范性教學。規范的舞蹈動作,是優秀舞者必備的專業技能,學生只有夯實了基本功,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展現自己的舞蹈表現力。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讓學生明確舞蹈動作規范的重要性,使學生對舞蹈基本動作有充分了解,然后再嚴格進行舞蹈動作規范性訓練,夯實學生的舞蹈基礎,并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提高他們對舞蹈動作的敏感度。
舞蹈是一項較為系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教師要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增強舞蹈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律感,規范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而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促使學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夠更直接、更準確地傳達舞蹈作品的細膩情感與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