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進平 馬鳳
【摘要】集體凝聚力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一個新的班集體而言,班會活動是提升集體凝聚力的有力途徑。本文通過一節(jié)高中新生軍訓致謝班會活動,就如何提升集體凝聚力作出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高中新生;集體凝聚力;致謝班會
高中軍訓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養(yǎng)“四有”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高中生在新的班集體初次見面進行的第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提升班集體凝聚力的一個重要契機。一個班級有序長遠的發(fā)展需要和諧團結、互幫互助的集體氛圍,集體凝聚力是一個班級的靈魂。若把班集體比喻成家,那凝聚力則是這個家的“愛”,建設一個有“愛”的家是軍訓班會的第一步。通過集體活動可以培養(yǎng)班級成員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形成積極良好的班風學風,進而形成一個有序、健康、積極向上的班級。下面結合一節(jié)面向高中新生的軍訓致謝班會進行提升集體凝聚力的探索。
一、班會對象心理、生理特征分析
本次班會面向的對象是高一(4)班的38位學生,年齡約14歲,屬于個性鮮明的00后,都是來自大城市的學生,家庭背景比較優(yōu)越,就像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因初中來自不同的學校,對于高一新生來說,他們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離開了熟悉溫暖的家,離開了同窗三年的同學,踏上高中新的征程。面對著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同學,加上軍訓高強度的身體素質訓練,不少同學出現(xiàn)了對家人、好友的無限思念,使得新生無所適從,難以融入新的班集體。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新集體,針對軍訓新生的各種困擾,在軍訓期間組織了一節(jié)特殊的軍訓致謝班會。
二、一節(jié)軍訓致謝班會
1.班會設計目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歸屬與愛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滿足了這一需要,人才有可能“自我實現(xiàn)”。以下這節(jié)班會的設計目的是希望通過班級活動讓每個新生在新的集體中找到歸屬感,提升這個新班的集體凝聚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生活,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實現(xiàn)自我價值。
2.班會前期準備
天使抽簽活動:軍訓第一天,每人通過抽簽的方式默默地關注班上一位同學(不能告知對方或者他人),該同學是軍訓期間要守護的“天使”,并要求每個同學在軍訓期間悄悄地為自己守護的“天使”做一件好事,如說一些鼓勵性話語或幫忙值日均可。這個前期天使活動是促進新生同學之間相互認識,并且在班風上營造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距離軍訓結束的倒數(shù)一天,每位同學都要為自己的“天使”寫一封信,并在最后的致謝班會中為“天使”念出來,并將新交于“天使”,以完成整個“天使”活動。
3.班會設計過程
(1)班會開場白
七天軍訓一路走來,有你陪伴,有你守候,今后的路要常伴左右,感謝你們默默相守。還記得第一天的“天使活動”嗎?老師也為自己的“天使”寫了一封信,請允許老師念給38位“天使”:“親愛的38位天使,你們還好嗎?七天的軍訓,你們或許發(fā)燒感冒,或許喉嚨發(fā)炎腿抽筋,或許肚子痛頭暈,或許想家向父母,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我都陪著你們。放心,你們未來有老師守護。軍訓前,老師曾無數(shù)次幻想4班是什么樣的?老師現(xiàn)在有答案了,(4)班是一個家,一個有愛的家,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我最惦記著小鈺同學被分配到其他班宿舍是否適應嗎?惦記著小懌同學退燒了嗎?惦記著小張同學腸胃不適好了嗎?惦記著小麗同學皮膚過敏好了嗎?惦記著小澤同學因拔河比賽而磨傷的手好了嗎?……(此處只截取信的一部分內(nèi)容)很欣慰看到我的38位天使在堅持、在獨立、在蛻變、在成長,未來三年,我也會默默地一直守護你們,讓我們一起攜手并肩迎接高中生活。謝謝大家的聆聽。”
感悟:當老師念完信后,全班同學注視著老師同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因為老師的這封信提及了每一個同學軍訓期間的事跡,有表揚、有關愛、有理解。
(2)“一封信”拉近同學間距離
送信規(guī)則:請大家找到自己的“天使”,先和對方握手并表明身份,然后將信的內(nèi)容念給對方聽,最后為自己的“天使”送上這份親筆信,作為別人的“天使”,在接收信的同時要握手謝意。
感悟:在陌生的的環(huán)境里,原來一直有一個人關心自己,默默地被人關注、被人守護、被人惦記,那是什么感覺?那就是家的感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同學們收獲了感動與幸福,陌生人漸漸熟悉起來。
(3)致謝環(huán)節(jié)
此時此刻,你或許有些感謝話語要說,你或許有些感受要分享,讓我們一起聆聽無聲、用心傾聽。
致謝規(guī)則:所有同學花三分鐘時間思考軍訓期間感動你的人和事,并將你的致謝話語寫在便簽條上。這個毛線球就是發(fā)言棒,發(fā)言完畢手中抓住毛線球的一段,然后隨機拋給下一個同學,接到發(fā)言棒后開始發(fā)言,發(fā)言格式如:某某,我謝謝你,因為……我從軍訓中學到……往后……待所有同學都發(fā)言完畢后,請大家將便簽條貼在事先畫有房子輪廓的卡紙上。
感悟:開始時,部分同學會比較害羞于表達,但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同學們都慢慢融入這個活動中,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我想要感謝某某,因為……(做的某件事)”,這樣的表達有助于同學們關注別人做了什么,發(fā)現(xiàn)身邊美好的人和物,學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所有同學在發(fā)言時拽著毛線球的一段,在毛線球的牽引下,所有同學都牽連在一起編織成一個網(wǎng),意味著未來的高中生活大家互相扶持共同進步,不落下任何一個人。
(4)結束語
軍訓七天的相聚收獲了最珍貴的禮物——友情,讓我們在新的集體里找到歸屬感,找到家的感覺,在以后生活的銀河里,猶如最閃亮的恒星,網(wǎng)狀代表著緊密聯(lián)系,我們都有共同的家——創(chuàng)新(4)班。
三、班會反思
通過此次軍訓致謝班會活動可以使高中新生快速地融入新的集體,培養(yǎng)班級成員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為今后高中三年的共同學習生活做好鋪墊。在集體發(fā)展的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凝聚力則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能有效促進集體的和諧穩(wěn)定,逐漸步入可持續(xù)發(fā)展軌道。只有優(yōu)秀的班集體才會有優(yōu)秀的個人,每一個“個體”構成了“集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引導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同伴的亮點,找到家的歸屬感。
參考文獻
[1]袁誨.以集體活動塑造和提升班級凝聚力——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2):98-99.
[2]何雪.對培養(yǎng)班級歸屬感的思考和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育,2019(35):60-62.
[3]孫利.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法寶[J].教學與管理,2010(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