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在東北經濟振興腳步加快的背景下,大連市作為東北地區發展方向明確且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也面臨著全新的變革,而開放式創新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資源整合。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的耦合發展情況,探討其全新的策略和路徑,加快大連市產業經濟轉型,快速適應并融入全球化競爭環境。
[關鍵詞]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 F276.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10-0079-04
Coupling Research between Open Innovation and Supply-side Reform of Small,
Medium and Micro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Dalia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Xu Caix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52)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l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Dalian, as a city with a clear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northeast China, its small, medium and micro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re also facing a new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however, open innovation is a good choice for these enterprises for it can provide enterprises with all-round resourc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former condi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w strategy and path established in the coupled developmen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open innovation of Dalian's small, medium and micro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imed at 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Dalian and created a more harmonious social atmosphere for Dalian's small, medium and micr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o quickly adapt to and to integrate into the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Dalian City; Small Medium and Micro Technology Enterprises; Open Innovation; Supply Side Reform
供給側改革是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治理思路的重點,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創新和重要舉措。一直以來,以創新為使命和重要生存手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被大連市委、市政府所高度重視,作為獨立實體經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本身也是大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部分。但當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擺在很多企業面前的風險和問題都呈現出來,整體發展狀況也沒有先前設想的那么順利和穩定。隨著企業陸續的復工復產,進入后疫情時代,結合供給側改革的政策背景,通過外部渠道整合有價值的資源來完成內部創新成果商業化,融合參與開放式創新,創造新供給以滿足新需求,集合優勢因素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謀求企業長遠戰略發展內驅力,進而倒逼經濟轉型,優化產業結構調整,釋放大連市經濟活力,促進大連市社會經濟高效穩定發展。
一、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與供給側改革耦合分析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推動技術創新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目前,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共1600余家,主要集中于大連高新園區,主要從事大數據云計算、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療、3D打印等新興產業。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要以靈活性和適應性為原則進行供給結構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強調使創新意識跨越企業邊界的開放式創新,能夠把企業內外部的各種創意進行有機結合后形成一個創新系統,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市場,利用價值實現渠道服務于企業創新活動服務,提高企業自身技術的創新水平。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創新模式的競爭,掌握領先于同行業其他競爭者的前沿科技領域知識才是企業占據市場份額的關鍵制勝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技術方面優勢,通過和其他組織進行合作,打破傳統組織邊界,尋找關聯資源,實現內外部資源共享,走開放式創新之路,真正實現技術創新。大連作為經濟型城市,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依托,以開放式創新為武器,以吸收消化再創新能力為抓手,不斷培育企業自身的創新開放能力,贏得激烈市場競爭的先機。因此,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運用開放式創新來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創新路徑,不僅是開放式創新理論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整體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趨勢。
二、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長期戰略規劃
開放式創新在實施過程中,依托企業內外部資源,擯棄企業邊界限制,實現內外雙向動態循環共享創新。開放式創新對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一種長期的、共享開放的創新模式,需要企業進行長遠的戰略規劃活動。然而,大多數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對開放式創新的認知強度和寬度等因素影響了企業的感應和吸收能力,另外企業內外部社會資本比較匱乏,造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目標具有明顯的短期性,難以滿足開放式創新的長期創新源需求問題,進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實施進程和效果。
(二)創新機制不夠完善
互聯網時代,網絡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通過互聯網可以使信息快速共享于世界的四面八方。伴隨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傳統要素驅動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向創新驅動發生轉變。在這樣一個重要節點上,推進大連市創新能力發展為全面建設創新型大連提供了重要的創新環境支撐。大連市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實施開放式創新的過程中,雖然重視資金投入,但缺乏妥善的資金管理機制,致使資金浪費,還有的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過程中引進的技術以國內為主,很少引進國外技術,尤其是國外處于發展期的技術相對更少,限制了企業從長遠帶動行業、產業的進步和發展。另外,開放式創新模式的實施需要通過與第三方建立完善的共享服務平臺,僅僅在同行業范圍內進行創新合作,范圍較小,難以實現深層次共享合作。
(三)缺乏開放式創新思維意識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界限模糊,更新周期逐步加快,更加需要深刻意識到開放式創新是保持企業長盛不衰的關鍵要素。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嘗試著相對開放、共享合作的一些創新措施,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成果,但這種基于傳統經濟模式框架和基礎的創新,容易流于表面,創新項目范圍比較狹窄,企業的核心能力方面的創新還保持傳統封閉式的狀態,由于缺乏開放式創新的思維意識,受多方面問題局限,所以很多共享合作創新的企業難以進行深入的共享、合作和創新,影響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
(四)創新活力不足
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總體比較薄弱,創新活力不足,主要以吸納和模仿成熟企業的技術為創新模式,缺少核心領域的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很多企業在科研經費投入、企業研發機構、人才吸引、成果掌控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企業研發資金短缺、技術要素發展不協調、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產業共享技術供給消失、缺乏創新資源共享機制等等,這些都造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難以成為實施自主創新的主體,也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另外,政府職能部門在實施開放式創新方面的優惠政策落實、積極協助企業進行創新成果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引進創新人才等方面的服務需要加強力度,調動和提高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缺乏專業核心人才
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要提高產品的供給質量和供給水平,對勞動力的需求就要提高一個臺階,也就是說,要增加對高水平、專業化勞動力的需求力度。目前,大連市勞動力供給存在低端勞動力過剩而高端勞動力嚴重不足,加上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自身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場規模較小、薪酬福利待遇不高等問題,造成很多高水平的具有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專業核心人才流動率高于企業正常流動水平,忠誠度低、離職率高,減緩了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腳步。
三、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具體策略
(一)積極利用政府扶持政策
政府在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過程中承擔著指導、組織、服務、促進作用,使之避免發展過程中出現盲目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解決資源匱乏等瓶頸,尤其在補助金、稅收、融資、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需要政府給予大力的支持,創造穩定的法律和政策環境,保證各創新主體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失,增強了政府的公信力。現階段,大連市政府需要加強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外部環境建設,基于公開、透明的原則,建立適合本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推行開放式創新的行業標準,給予政策方面的優惠,引導行業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發揮服務型政府的作用。可以借鑒國內外開放式創新政策來完善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激勵政策,國外像荷蘭及歐洲很多國家采用的“創新卷計劃”,可以幫助企業獲得研發支持,獲取相關的技術優勢和力量,進而促進企業和科研機構開放式創新合作的深入開展。可以由大連市政府牽線搭橋,聯合學界、工商界等人士共同參與,制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的發展計劃,并保證發展計劃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充分發揮其對開放式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驅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一方面是讓市場能夠及時出清,全力化解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通過高質量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等形成有效供給帶動新的需求。近幾年,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創新發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儲能電池的研發已在節能環保領域實現產業化,自主研發的五軸立式加工中心已進入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等等。當然,大部分企業還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加之創新投入資金有限、技術創新人才缺乏,特別是在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設備方面仍以進口為主,這些都制約著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內在發展動能。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加大對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研發能力,擴展企業未來發展定位,還可以圍繞著大連市“科技指南針”這一平臺樞紐,鏈接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各個科技創新資源平臺,全面推進研發服務、創業孵化、人才信息、科技服務中介等多功能平臺建設,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及信息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契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求經濟發展新機遇,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改善企業在市場中單一的存在環境,實現企業結構調整的全面優化,進而支撐大連市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三)建立開放式創新思維意識
古人云:“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只有具備開放式創新思維意識,并在這種思維的支持之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開放式創新行為才能做到水到渠成。
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自身應當摒棄傳統陳舊觀念,掙脫封閉式創新的枷鎖,改進或加強自身的運行機制,調動員工的創造性、創新性、積極性、能動性,將開放式創新思維融入新的企業文化,使企業員工具有拓展創新源的動力。尤其是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更應該深入貫徹開放式創新思維,可以定期組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以講座、論壇等形式去理解開放式創新思維的精神內核,并在開放式創新思維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擺脫傳統管理思維定勢,實現企業想要達到的共同愿景。讓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深刻理解開放式創新在他們所做的工作內容和今后自身需要進一步提升的能力方面貫穿始終,學會運用開放式創新思維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企業創造價值、為自身創造價值。
(四)逐步完善健全開放式創新環境
1.形成公開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
公開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是企業積極進行生產經營、實現開放式創新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政府部門能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政策制度環境,規范市場競爭良好秩序,強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保證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使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能安心實施開放式創新,形成公開透明有序的市場經營環境。
2.拓寬信息技術共享渠道
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拓寬信息技術的共享渠道,企業之間可以組織各種技術和信息交流溝通活動,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建立虛擬網絡社區、內部局域網等渠道進行信息的溝通交流,也可以采用眾包模式,通過互聯網這一開放性交互平臺,打破地域、年齡等方面的限制,只要自身有能力和愿望完成發包方發布的任務,就可以成為接包方,也讓有些有著強烈表現欲望的威客能心甘情愿參與到企業開放式創新的過程中,為企業提出最優化解決方案。
(五)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
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應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企業自身人才吸收能力,以求在開放式創新實施過程中發揮其最大效用。首先,內培外聘引進人才。科技型中小企業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規模較大,可以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招聘多種渠道,建立人才信息庫,加大人才儲備;其次,打造良好環境吸引并留住人才。人才被吸引進入企業后,更為重要的是思考怎樣能夠留住人才,可以通過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情感留人等激勵方式運用,打造人才集聚的良好環境。大膽啟用一些優秀的中青年專業技能人才,為他們制定專屬的職業發展規劃,鼓勵員工大膽創新并提高知識成果轉化為經濟成果的效率,從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角度,可以給予人才以充分的尊重,提供其更多的發展機會,拓寬其職業生涯發展空間,營造有利于集聚人才的和諧環境,這樣才能留住人才;最后,通過工會和行業協會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可以通過舉辦職工技能方面的相關大賽,樹立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大連工匠”的品牌形象。還可以搭建高技能人才的網絡交流平臺,廣泛開展技術、技能等方面的交流活動,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可以合理有效利用平臺交流活動的成果,促進開放式創新在企業中的有效開展。
四、結束語
面對資源短缺、競爭加劇的發展困境,開放式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大連作為東北亞經濟的重要對外窗口,其特殊的經濟地位對大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實施離不開企業自身和政府雙方的共同努力。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供給側改革攻堅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抓住這個契機,緊跟市場行情的變化,實施開放式創新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完成轉變,倒逼經濟轉型,實現有效供給,達到效率最優,讓社會發展潛力充分釋放。所以,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選擇開放式創新模式是企業發展成長的必由之路,對推動大連市經濟社會發展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劉鐵錚.共享經濟視角下海爾HOPE開放式創新平臺創新模式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9.
[2]劉兆慧,張文亮,張桐.大連市文化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5).
[3]于淼,馬文甲.CEO 個性、資源拼湊與開放式創新——基于中小企業視角的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5).
[4]姜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大連市為例[J].大連干部學刊.2019(4).
[5]裴瑩,王春艷,孫笑明.中小企業開放式創新機會與風險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8).
[6]楊虹,劉素斌,左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遼寧民營經濟發展的影響與對策研究——以大連為例[J].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
[7]王俊貝.科技型中小企業開放式創新探索[J].時代金融.2016(18).
(責任編輯:顧曉濱)
[作者簡介]許彩霞(1980-),女,漢族,遼寧大連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中小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大連市社科院智庫重大調研課題“大連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與供給側改革耦合研究”(項目編號:2019dlsky119);2019年大連市社科聯第四批課題“大連促進商業經濟繁榮研究”(項目編號:2019dlskzd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