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上海海關學院國際商務專業在全面開放新格局背景下,對接全球化的商務環境,構建“四位一體”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借助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養平臺,以國際業務能力導向的建設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全球視野、通用管理、通用規則、通用語言”四位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
[關鍵詞]“四位一體”; 國際商務;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10-0137-03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in-On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Mode
—— Taking Experimental Class in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as an Example
Kuang Zengjie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Shanghai 201204 )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can build a "four-in-on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model by connecting with the new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pattern of comprehensive opening up. That is to say, with the help of the global gener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platform, building an innovative ‘Four-in-On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mode integrating "global vision, general management, general rules and general language" on the base of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guid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apabilities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 ‘Four-in-On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國際商務的運行環境、經營主體、經營方式和范圍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對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規格和培養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具備全新的國際商務理論知識、較高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更為寬廣的國際視野、更強的國際商務經營分析與決策能力和創新精神。
目前,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突出的問題是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高質量的需求之間存在差距,特別是與國外一流高校之間的差距較大,具體體現在辦學理念陳舊、國際商務專業師資國際化程度低、輕視商務管理能力、在外語技能、跨文化交際的培養上缺乏互動性。近年來,上海海關學院國際商務專業在教師國際視野逐漸提高、教學能力不斷增強的條件下,對接全球化的商務環境,借助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養平臺,以國際業務能力導向的建設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全球視野、通用管理、通用規則、通用語言”四位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
一、“四位一體”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
(一)構建全球通用商科人才的課程體系
上海海關學院國際商務專業從2016年開始開設國際商務實驗班,嘗試建設培養全球通用商科人才的課程體系(見表1),突出國際化方向,著重培養學生的全球商務管理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商務談判能力。實驗班的建設目標旨在滿足三個需求:服務于跨國企業全球運營管理的需要,服務于我國企業國際化需要、服務于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中,《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環境分析》和《跨文化商務交際》五門課程采用全英語教學,由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背景、英語授課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授課任務,課程的教學內容力求和國際接軌,教材選用上盡量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與國外院校的交流生項目,促進了學生層面的中外交流,開拓了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目前已有9名學生和俄羅斯西北管理學院學生互換交流,為促進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提供了經驗。
(二)構筑全英語教學課程平臺
國際商務專業積極推動全英教學,構筑全英語教學課程平臺,促進全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立體化、全英語課程建設系統化。從2016年開始,全英語課程建設由單門課程建設轉向課程群建設。目前已形成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環境分析、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跨文化商務交際和商務寫作等全英語教學課程的模塊。全英語課程群建設豐富了學生全英課程,為進一步建設全英語專業夯實了基礎。
(三)積極推動教學方法改革
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促使知識內化的有效手段,為學生提供模擬的情景,讓學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環境,運用理論,解決問題,既符合國際商務教學的培養目標,又緊扣國際商務學科的重要知識點,具有傳統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加強案例教學,上海海關學院引進Ivey商學院有關于亞洲企業的案例庫,營造案例教學氛圍,提升學院案例教學能力。此外,專業還積極鼓勵教師以Ivey案例作為參考,提升教師編寫案例和教學筆記水平。
2.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網上教學平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增強師生實時和非實時互動。國際商務專業積極推動網絡教學,專業教師將教學大綱、教學方案、教學課件、課程輔讀材料、教學視頻等資料均上傳至網上教學平臺上,并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和教學輔助軟件與學生開展線上互動。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網上學習測試,實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近年來,通過搭建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和參與式的教學平臺,已逐步實現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穩步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3.模擬實踐教學。一方面,通過形式多樣的校內實訓,讓學生在模擬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現場的操作示范、講授、討論、模擬等多種形式,親身體驗實際情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模擬情景題,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實踐經驗、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穩固的“產學研”校企合作基地,推進人才培養與企業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做中學,掌握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也為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有效平臺。
二、“四位一體”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效果
該人才培養模式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以學生成才為目標,以教師提高為基礎,使學生與教師廣泛受益。
(一)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
近年來,通過實施“四位一體”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逐步構建了一支教學能力強、學科基礎扎實、科研業績突出的優秀專業師資隊伍,為培養創新性國際商務人才提供了保障。三年多來,國際商務教師團隊深入教學實踐,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積極進行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研究和教學方法改革,主持市級教學科研和教改項目7項,發表教學改革研究論文近20篇,主編出版特色專業教材3本,主持市教委重點課程3門,獲得海關總署教學成果獎1項,為國際商務專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人力基礎。
(二)提升了專業教師的科研能力
國際商務專業對標國家戰略的重大需求,充分凝練科研特色,成立了以“自貿試驗區”和“加工貿易”為主題的兩個特色科研創新團隊。三年多來,團隊成員積極挖掘和激發自身的發展潛力和創新活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等各級學術科研項目1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3本,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彰顯了專業教師較強的綜合科研實力和服務地方能力,使專業的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層次不斷提升。
(三)提高了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質量
1.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據不完全統計,2017—2019年國際商務學生在各類專業競賽活動中取得了諸多優異成績,包括獲得“挑戰杯”全國二等獎、上海市一等獎的佳績,這些成績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和各種學科創新活動的開展。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多次成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項目”,并獲得20個立項,在學校各專業立項比例和數量上名列前茅。在此基礎上,獲得2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近三年來,學生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
2.學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學生就業率一直在99%以上,特別是實驗班成立以后,充分利用學校國際教學與學術資源,通過國外或地區游學、參加交換生項目或與國外或地區大學聯合舉辦的雙學位項目來推動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先后有多名學生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大學攻讀研究生。
三、優化“四位一體”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的路徑
(一)完善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實現教研的有效反哺和轉化
結合國際商務領域的最新發展,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新的定位,根據市場需求和新商科的發展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和改革。國際商務實驗班目前已建設了4年,結合實驗班人才培養的目標進行創新性的調整之外,在教學方法上將繼續優化。比如:進一步突出“小班化”教學和全英語教學;加大國外原版教材采用比例,按照國際慣例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加強與跨國企業、政府機構等合作,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實習基地,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等。
(二)創新教學模式,繼續優化全英課程平臺建設
以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課程和全英語專業建設為目標,加大全英專業課程的開發建設,再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將本專業建設成全英語專業,打造5門以上的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課程。在具體教學模式方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
1.教學理念前沿化:即以研促教、教研結合,將國際商務研究的前沿成果及時納入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2.教學資源國際化:利用與美國加州大學薩克拉門托大學合作的機會搭建國際合作教學網絡平臺,為課程教學提供眾多的閱讀材料和前沿信息,為本課程的學生與國外合作學校的學生互聯互動提供多元渠道和平臺。
3.教學手段的靈活化:通過學生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混合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方式為學生課后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為課后師生互動交流提供多元渠道。
(三)大力推進國際化開放辦學,拓寬國際交流渠道
通過合作辦學引進各自所需的優質教育資源是國際教育資源整合的一個最為方便和有效的途徑。經過多年的拓展,學校在與國外大學合作培養本科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充分利用外國師資、教材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為學校國際化戰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應進一步擴大推進國際化開放辦學、拓寬國際交流渠道、提高國際合作層次,提升國際影響力。一方面,加大教師國際化步伐,有計劃選派青年教師赴國外知名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和開展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引進有國際教育或工作背景的師資,聘請高水平的外籍教師或者校外專家,提升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地推進高校間的學生交流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聯授互授,為學生國外游學和交流創造更多的渠道和機會,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升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匡增杰.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背景下創新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教學研究,2017(1):87-91.
[2]匡增杰,陳櫻洲. 國際商務涉外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上海海關學院實驗班為例[J].對外經貿,2018(5):156-158.
[3]李曉璇.新形勢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貴州商學院為例[J].時代經貿,2020(2):13-16.
[4]羅建兵.開放崛起戰略下湖南省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改革與開放,2018(20):65-66.
[5]唐宋元.新形勢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以廣州航海學院為例[J].大學教育,2018(1):34-36.
[6]項義軍,關兵.我國現行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對外經貿,2017(4):122-124.
[7]仲偉合.拔尖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為例[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3(1):98-101.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 亮)
[作者簡介]匡增杰(1980-),男,江蘇揚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
[基金項目] 2019年上海海關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全面開放新格局背景下國際商務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