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七營鎮八營小學,寧夏 海原 755221)
小學語文作為所有重要科目之一,對學生來講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小學學習過程中起著無可倫比的作用,里面包含著許多中國傳統文化,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小學語文中的作文練習再分數上通常占據的重要的比值,可想而知,作文寫作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地位非凡,對小學生提高文學素養,充盈自身起著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學生自身思考能力不足,經驗欠缺,社會體驗較少等原因,寫作方面是短處,教師應當特別注重學生自身問題,并從根本上尋找原因以幫助學生解決。
在當今教學制度的影響下,新的小學生作文練習過程中,最關鍵的任務就是掌握詞匯,并且熟練運用語句,減少語句錯誤或者不通暢的問題。但是,目前許多小學生并不具備掌握寫作技巧和利用語言的能力,考試時看到作文題目不知從哪下手,不知道該如何立意,擬定題目,他們并不會對題目進行解釋、拓展和聯想,而且他們的想象力并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作文是要學生根據題目發揮想象力,將內心的真實感受寫出來,是對周圍環境、情形用自己的語言的描述,并適當的用一些技巧、方法以及絕妙的語言來修飾,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小學生來說,詞匯量不足,不能靈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情是其通病之一,而且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因為學生理解能力較差,教學任務重,壓力大,往往會忽視表現差強人意的學生,更加重視能力較強的學生。其次,較多的語文教師只是利用具體題目進行教學,對題目的要求及格式進行分析和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和他們主觀分析題目的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題目的分析和對詞語、句子、段落的運用能力極差。因此要想使課堂作文教學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就應當特別注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斷完善,不斷創新,盡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經過觀察就不難發現小學語文中描寫的事物大都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對身邊事物的發現和啟迪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能力,收集寫作素材,在這一點上,老師應當注重起來,啟發、引導學生。例如對于一些來自農村的學生,他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雞、鴨、鵝等小動物,而這些小動物就可以是他們寫作的素材。另外,小學作文寫作中“最難忘的事”“最難忘的人”等這樣的題目較多,這些題目學生寫起來也較為簡單,但是這類題目也容易出現雷同現象,這其實與學生的認知有很大關系,大部分學生認為作文書中的文章都是好作文,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具備一雙發現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事物,并將其記錄下來,以此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的作文往往具有感染力,讓老師有深刻印象。
要想使學生學會收集素材,積累素材,首先要教會學生觀察事物。因而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去觀察事物,教會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通常來說觀察事物的方法就是我們寫作文時描述事物的方法,我們也稱作描述事物的順序。例如,觀察事物時可以根據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部到外部等不同的順序,寫作文落筆時也就根據這個順序即可。另外,作文寫作要懂得真正的體味生活,從生活中歸納出想要寫作的內容,并不只是利用書本中的語言,要多積累名言警句,為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
優秀的文章對于學生的寫作有深遠影響,一般學生在寫作文開頭時都感覺十分困難,不知從何入手,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文章作為參考,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得到顯著提升。很多語文教師在寫作課上都強調要注重開頭與結尾,開頭點睛、結尾點題,這是小學語文寫作的關鍵點,也是一種寫作技巧。好的開頭和結尾無疑是會給文章增添色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會寫優秀作文,首先要對開頭和結尾注重起來,可以使用一些名言名句或好詞好句進行點綴,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
獨立完成寫作,并讓學生參與作文點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時,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提出一些建議,啟發學生如何去寫作。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大膽地去想象,敢于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要想使學生克服自身恐懼,不僅需要自身不懈努力,還需要教師的鼓舞,特別是針對于小學生,教師的積極評價,對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學生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這個環節十分重要,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學習同學的寫作方法,還可以通過點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總而言之,作文在小學語文中發揮著不可撼動的作用,因而指導小學作文就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教師要充分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開展科學的作文教學,在各種方法的結合下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最大化的提高學生作文指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