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晴隆縣光照鎮光照小學,貴州 晴隆 561405)
小學數學教學者肩負著極為沉重的教學職責和教學使命,應該時刻注意豐富和發展自我的教學方法,使得全體的小學生都能夠熱愛上數學,并且能夠在數學的幫助下,形成更加嚴謹的數學學習思維模式,養成自我的數學學習方式。從而使得全體小學生都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得到重大的收獲和進步。
當下的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數學學習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因為自身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不足,由此必然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前景無法真正令人滿意,小學數學課堂的課堂氛圍也必然受到影響。究其原因是因為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刻板以至于艱澀的學科,從而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乏味和乏力,由此使得自我的數學學習能力難以取得重大進步。
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刻板凝滯,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重大的問題,如果教學者不能夠真正解決好這個問題,必然使得學生很難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得到更大的進步和提升,這對于學生的未來貽害不小。小學數學課堂應該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取得更大的提升和突破。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真正希望自我的教學方法能夠真正取得實效,就必須要克服自我的教學問題,將更多的創新性元素注入到自我的課程體系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懂得兩個道理:其一,教育是時代的產物,教學者應該集合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將創新性元素注入到自我的課程體系中,從而能夠全體的學生在小學數學課上產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其次,教學者應該注意四年級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時間節點,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把握好這個時間節點,從而能夠令全體的小學生真正在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感受到數學的美好和魅力,全面地實現自我的成長和進步,從而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根據國家提出新課改的總體框架,“塑造數學的魅力”一內容占框架主體部分,且被眾多教育工作者關注著。為了讓小學生更加輕松開心地認真聽講,教師應了解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厭學、對數學不感興趣或學習吃力等。然后,根據觀察學生表現,因材施教,從學生思想上解決問題,有意識地去塑造學生學習數學的美感,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挖掘數學魅力之處。同時教師也要懂得如何創造“數學課堂的和諧之美”,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四年級學習《大數的認識》一單元時,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制作相關APP,從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如提出人口普查數據,引導學生對該課主要內容的認識。并利用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從而建立數位順序表進入學習正題。與此同時,教師應不忘與學生互動,以增進師生關系。通過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便會熱愛數學,使學生領悟到數學的魅力之處。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當中,數學課只有說不完,寫不盡的數學語言,數學題也只有脫離實際、難以結合實例的大串應用問題。其實,數學的形成與發展是極其復雜有趣的。通過課本內容的構造,不難發現,它是通過多年研究和實踐才能演變成現在富有邏輯知識構架的。同時,課本內每一個公式、符號都有與其相應的故事,教師可通過講述與這些數學形成有關的故事或名人事跡,來為主要內容做一個簡要的背景說明。通過這樣,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為枯燥無味的數學課添上一抹亮色。而且通過講述數學小故事,還能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對著名數學家及他們的成就產生仰慕心理,從而引導學生向著自己向往之處發展,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數學問題也都是由生活實例提取出來的,正因如此,數學才能成為學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想要加強學生對數學抽象性知識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就要有目的地將抽象的數學文字轉化為生活中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體模型或事物,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挖掘出數學應用魅力。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一課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準備一些不同長度的小木棍,給學生發放小木棍,讓他們相互討論并探究“三角形三邊長度的關系,可構造成幾種類型的三角形,根據三角形特征將它們進行歸類”。通過自己動手進行的探究,學生將會對三角形的概念認識更深刻。
總而言之,想要彰顯數學的魅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能僅局限于課堂內容之上,也要聯系生活實際去應用數學。同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去挖掘數學中的奧秘,體驗數學的魅力。在追求和諧之美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在師生關系融洽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讓學生自主挖掘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