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夫
(河南省西峽縣中等職業學校,河南 西峽 474500)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各用人單位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也隨之增高。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體育素質是學生進入社會的必要考核條件,在中職教育中重視體育素質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紹了現階段中職學校體育素質教育的現狀,接著對體育素質培養對學生未來從事職業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給出了提升體育素質培養的相關途徑。
現階段,我國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僅僅包含各種球類、田徑、武術等教習種類,只能達到專業技術人員從業的一般要求,不能夠滿足部分高難度工作的要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學校教習要把學習者置于主導位置,根據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來安排教習內容,理論聯系實際,所以在中職學校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所要從事的職業對學生在職業體育素質方面的特殊要求。
區別于普通中學的學生,大多數的中職學生文化成績不理想,對學習的目標不是很明確,沒有刻苦鉆研的奮斗精神,一不小心就會沉迷在游戲世界中無法自控。隨著經濟的發展,工作的競爭也愈來愈白熱化,專業技術人員受到工作的壓力等影響,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的幾率相對較高。由于體育教學是中職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因此需要在保障學習者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通過體育課程上老師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溝通互動,能夠讓學習者的身體活動跟心理活動聯系起來,提高學習者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因此,體育課程在改善學習者心理素質以及提高學習者情緒自控上具有其他學科無法匹敵的優點。采取合適的教習內容與方式,不但能夠充分發揮體育教習的優勢,還能有效地促進中職學習者在心理情緒方面的成長與發展。
職業教育主要是是為了培育更多的應用技術型精英,職業院校學生的勞動環境多種多樣且相對較為惡劣,工作強度也比較大,工作的節奏非???,因此很多崗位要求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強壯的身體。有研究指出,當代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前幾十年前的學生相比,駝背、含胸、肥胖學生的比例增高,近視率不斷上升,肺活量、耐力和力量素質也都大不如前。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術人員,職業體育教育的目的則是改善和提高專業技術從業人員的身體素質,因此中職體育教學應該結合學生職業技能,因材施教設計相關教案,從而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相應幫助,這樣才能使教習更高效地施展其應有的效果。
體育競賽是增強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開展一些體育活動,比如運動會、球類錦標賽等,能夠通過趣味性的活動來增強學習者對體育運動的好感,還能通過一些困難的克服來培養學習者積極進取的精神。體育競賽中一絲不茍的態度,能夠延續到職業人員對工作上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的追求。通過對體育成績優異的學習者進行表彰,能夠讓其領會到勝利的欣喜;同時,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習者給以激勵,讓其學習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在對體育的競賽過程的設計中,要掌握不同學生在不同職業技能之間的差異,設定一些合理的項目及相應的記分標準,提高每一個學生在體育競賽過程中的參與感,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每個項目的安全性,保證體育運動員身體的安全。
由于中職學校不同專業都有其特點,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存在差異,因此,在學生職業體育素質培養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個人參與感,同時依據專業工種特點及相關企業體育文化提供相應教育指導。通過對學生所學專業的分析,聯系實用體育教學內容,組織具體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就業從業技能的培養。例如:對伏案的時間相對較長、起身活動相對較少的辦公室相關職業,可以增加體操、乒乓球、瑜伽等項目,加強對關節靈活度、柔韌度的鍛煉;針對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可以增加跑步、足球等項目,加強耐力的培養。
體育課程評價是評價一堂體育課的達標程度的重要依據,僅僅通過學生的運動能力來進行評價不夠全面,所以需要實施綜合性評價,加強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分析,還可以通過考驗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團隊協作精神、體育運動能力等方式進行。
中職學校的體育素質培養是中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實現中職教育在現代社會與時俱進的內在條件。中職體育要抓緊學科建設,實現課程改革,為中職人員的身體素質提高做出相應的努力。通過在實踐教學階段對體育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聯系學生個體的差異,讓學生能夠在具有自己特色的方向發展,采用多種不同的體育教學手段,使學習者從內心真正喜歡上體育運動,培養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