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逢 江西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氣息的掌控與運用在聲樂表演、圓號演奏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無論對于初學者還是資深的演奏家、歌唱家而言,掌握正確使用氣息的理論并加以純熟應用,至關重要,這也是對聲樂演唱者與樂器演奏人員培訓過程中的基礎性要求。
在聲樂跟圓號的表演中,氣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吹奏圓號與聲樂演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就是嫻熟有效地掌控與使用氣息;其二,支撐圓號與聲樂表演時的穩定性,均是平穩氣息的使用;其三,演奏圓號、聲樂演唱表演者之所以能做到連續、長久地展現出完整的樂句,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對于氣息掌控的持久性;其四,演奏圓號、聲樂演唱中音色層次多樣性的變化和音樂色彩多元化的體現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對于氣息的靈活性使用;其五,演奏圓號與聲樂表演時的高音音色部分都需要以平穩有力的氣息作為基礎。由此可見,科學地掌握運用氣息的方法是學習圓號與聲樂表演的至關重要部分。
嫻熟地掌控氣息的使用方法是唱歌者演唱出動聽歌聲的前提。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合理掌握與調控氣息十分重要,這是其歌聲悠揚婉轉的基本與前提。在演唱的進程中,氣息刺激聲帶進而產生動聽的聲音,而科學適當地運用氣息,正是獲得優美聲音的基石與根本。聲音與氣息之間的關聯是交相輝映的,兩者一個都不能少。發聲時,兩側聲帶拉緊、聲門裂變窄、甚至幾乎關閉,氣息從氣管和肺部沖出,不斷沖擊聲帶,進而引起振動而發聲,在喉內肌肉協調作用的支配下,聲門裂受到有規律性的控制。所以,學會并掌握正確運用氣息的方法是每一位聲樂表演者入門進程中的第一堂課程。演唱者將充盈的空氣納入自己的肺部,然后運用適當的速度和適當的力度將氣息均勻地吐出來,由此來應對不同風格歌曲的需要。
首先,從圓號的音色來講,其圓潤、透明與溫和,同時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在演奏時,它對氣息與口腔內部空間的大小十分講究。氣息上要求圓滿、平穩、松而不散,在口腔內要做到圓潤但富有空間。在演奏中,有音高變化時需要隨時注意氣息調整,讓每個音都可以充分振動,進而發出最佳音色。圓號在吐音與連音方面也與其他銅管不同,它的吐音要求舌頭動作一定要平穩、靈敏與干凈,不需要多余的動作;吐音氣息要集中,一定不要從舌頭兩邊跑氣,更不可讓舌頭低于上齒以下,否則就會致使音頭不直,連續吐就會發現音頭都是彎的。如此在吹奏時音色會很難聽。圓號的連音要求在氣息上一定要平穩,音與音之間不能出現斷停和多余的聲音,音與音之間盡量做到準確,決不允許用吐氣的方式把音連起來,那樣會氣息不暢,吹奏時就會斷斷續續、時有時無,很難聽。連吐音是管樂最基本的演奏技巧,也是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演奏者一定要掌握好這兩種演奏方法。
通過書籍與資料我們得知,若吸入過量的氣息,有關的呼吸系統的運作就會受到制約,進而失去把控氣息的彈性動能。許多演唱家都提到過,唱歌中對于氣息的使用要求主要在于熟練運用胸、腹與隔膜的共同作用方法進行呼吸,將氣壓維持在腰腹也就是傳統所講的“丹田”,使氣息的維持與推進力度構成對抗,高音部分氣息要深,支點要低,呼吸的壓力需要略微加大。演唱與圓號演奏相似之處在于氣息一定要平穩,不同之處在于聲樂演唱的氣息調動范圍更加寬廣,從頭部、口腔、咽喉到胸腹,要共同運作,才能使氣息通暢,唱出來的歌曲才更好聽。由此可見,演唱在氣息調動這方面比圓號要復雜許多。圓號演奏者在演奏時,主要在于氣息與口腔的空間感,首先氣息一定要平穩,然后配合口腔空間與舌頭的運用對出氣方式實施有效地控制,從而使圓號可以發出圓潤唯美的樂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圓號演奏對氣息的運用方式與聲樂表演的方法、方式和方向都不盡相同。
綜上所述,氣息在樂器演奏、聲樂演唱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根本的作用,一切優美動聽的聲音皆源于此。在圓號的吹奏與聲樂的演唱過程中,圓號與聲樂各自擁有著不同的氣息運用方法,演奏者若能妥當地處理氣息運用中的問題,便能為其將來表演的精進打下了嚴實、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