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昱霖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目前社會正處在轉型建設的全新階段,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高校音樂教育事業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也需要努力迎接挑戰,并在日益復雜多變的教育環境當中實現變革和擴大發展空間。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提高都取決于教育的迅速有效發展與科技的創新。所以,高校聲樂教學要認清形勢,把創新改革傳統教學作為重點,結合時代要求培育創新型人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高校聲樂教育得以長效發展,進一步壯大聲樂人才力量,也為我國聲樂事業的發展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聲樂是用男女不同音色和音樂來表現音樂的藝術形式,可以讓人的情感進行自然流露,用音樂承載情感的抒發和表達。在演奏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和持續革新的過程中,聲樂演奏和樂器不斷消融,有效拓展了音樂領域,也給聲樂教學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動力。高校聲樂教學開展的重要目的是培育多元化的聲樂人才,并助推聲樂教育的長效發展。聲樂教學在如今的高校教育體系當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長時間的發展中也形成了穩定的教學體系。通過積極推進聲樂教學發展,可以極大程度上豐富與補充學生內心世界,愉悅學生的精神和情感,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聲樂知識和技巧,推動學生審美素質和個性人格的健全發展。聲樂教學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在音樂教學指導之下充分感知藝術與文化情懷。聲樂教學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應該是將改革作為主要方向,因為過去的教學體系是在過去的發展背景之下形成和完善的,和當前形勢的適應性較差,所以需要加強改革,與時俱進,融入時代要求,培育新時代的優秀人才。
新形勢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首先需要對新時代的聲樂教育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精準定位,否則很容易導致聲樂教學改革喪失方向,出現盲目創新的情況,而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無法得到發展。在當前高校聲樂教育的長效發展進程中,國家投入以及宏觀調控力度正在持續增加,全社會又步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此時的聲樂教學改革已經迎來了最好時機。抓住改革時機,需要有明確目標和準確定位作為必要支持,所以高校在聲樂教學目標設定方面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聲樂教學必須和學生就業密切相關,把教學目標指向市場和社會需求方面,讓學生通過聲樂學習了解哪些是社會最需要和最有就業潛力的。二是在建立教學目標時,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討論,聆聽學生的心聲,吸納學生有效的建議與意見,并尊重學生的個人目標。每個學生的規劃和設想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并保證目標的設定能夠我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聲樂教學內容必須不斷發展和創新,而不是一味集中在理論層次上,不然的話會給學生的學習理念建立帶來偏差,片面認為理論學習才是聲樂學習的重點。新形勢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需要在教育內容改革方面加大研究,繼承與發揚中國優秀民族聲樂文化,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國外先進的聲樂教育成果進行吸收與引進,定期革新教材內容和聲樂教學內容,選擇具備時代特色,同時又適宜學生拓展學習的教材內容。就聲樂角度而言,聲樂教學中的不少內容會隨著多元要素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假如只是從校園內部鍛煉視角出發,不單單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還會引發諸多教學矛盾,反而得不償失。所以在更新教學內容時,要做好研究調查工作,既要了解目前的市場和社會聲樂藝術發展情況,又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探討,把教學內容的更新變成一種常態化工作。
過去的聲樂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拓寬,因為在過去教師是聲樂課堂上的主人,是絕對權威,往往會忽略學生的主動參與,導致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學習的不良狀態,逐步失去了聲樂學習興趣。在全新形勢之下,教師需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與特色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尤其是要重視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聲樂課堂中的應用,重新界定師生角色。教師需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并利用溝通互動的方法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徹底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讓學生成為聲樂課堂的主人。互動教學方式的實施有很多種不同的途徑,可以是加強師生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讓教師在交流中獲得盡可能多的反饋信息并進行互動教學的調整,還可以是借助網絡平臺引導師生在線交流溝通。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如果出現問題和困惑,可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與同學和老師探討,讓聲樂學習和教學互動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自信心,進一步完善學生聲樂素質。
新形勢下的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應該把改革重點放在教學方法的革新上,滿足時代發展的多元化需要積極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摒棄傳統教育理念束縛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新能力培養。新時代的聲樂教學方法應該最大化滿足學生的創新發展需求,讓學生利用多種不同的途徑補充聲樂知識和技巧,喚起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就目前而言,多媒體教學法、微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有著很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可以為聲樂教學改革注入生命力。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經典的聲樂作品,視頻和圖片資料,提高學生對聲樂作品的綜合認知,引發學生心理上的共鳴,并利用直觀形象刺激學生生成內在體驗;教師可以精心制作微課視頻,然后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學習意識;教師要注意組織豐富多彩的聲樂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和平臺,增長學生的信心和自主學習體驗,培養學生聲樂實踐素質。
新形勢下,高校需要根據時代特色,加大聲樂教學當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進一步健全與聲樂教學相關的配套設施,配置完善化的音樂設備讓學生能夠有平臺進行理論知識的內化和實踐技能的演練。由于師資力量是影響聲樂教學改革成效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改革進程當中要把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不斷提高師資力量作為重中之重。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引進外部人才,適當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水平,構建教師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來校任教,保證教師隊伍穩定。另一方面要對當前的高校聲樂教學師資進行培養,不斷提高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教學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給教師提供累積舞臺表演實踐經驗的機會,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榜樣。
新世紀的高校聲樂教育應該與新世紀的人才需求相適應,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也為社會各行各業的長效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在如今教育改革工作持續深入的環境下,高校聲樂教學需要找準方向,加大改革力度,關注聲樂教育功能和價值的發揮,在聲樂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指向推動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讓學生的審美素質和音樂綜合素養得到更好的完善。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需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將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和培育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根本目標,并對傳統的教學方案和模式進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