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欣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
一般來說流行音樂的對立面即是歐洲正統的古典音樂,當然這只是大的區分,流行音樂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顛覆了古典音樂的理念,包括節奏和旋律。至于R&B、ROCK、JAZZ、BLUE之類其實都是一些流行音樂類型的細分,再細分就會把ROCK分出METAL、PUNK之類,更細分又會把METAL分成BLACK METAL、DEATH METAL之類,但很多類型,都具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特點。
那么如何區分呢,大體上是分析曲風和配器,一般一種音樂固定了風格在編曲和配器上是非常嚴格的,所有編曲做的標準框架內的,乍一聽就是這個風格,一旦做不好的就是四不象,當然,也不乏一些“大師”做的“四不象”,那就是創新突破作品了。
比如新一代英倫搖滾的主要編曲宗旨是用分解和旋配上失真效果彈出的,就是一面帶有延時感的噪音墻,鼓的聲音不求激昂,音色要略悶一些,以求營造出一種憂傷感。現代流行音樂編曲的作用已經大過作曲。當然也有些音樂類型主要靠唱法或發音或旋律來區分的,大的區分主要還是編曲的框架。
這里就要說一下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R&B和SOUL風格融合,經常會有人覺得惠特尼休斯頓是SOUL歌手,但是看很多文獻,又會發現她被稱為“杰出R&B女歌手”稱號。
那就先從各自的起源說起。
節奏布魯斯(Rhythm and Blues)是現代社會非常受歡迎的曲風,由于節奏感強、調子節拍明快,很快就可以風靡全球。簡稱:R&B或節奏藍調,R&B的前身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黑人區,那時,喜歡音樂的黑人經常聚集街頭,用一些簡單的樂器來玩音樂,抒發對生活、工作的種種感受。這就誕生了藍調(Blues),也就是R&B的前身。隨著錄音帶的發明,和越來越多的小型電臺出現,Blues開始跳出黑人圈子,在芝加哥流行起來。因為藍調音樂總是感覺很憂愁,樂迷都渴望聽到快節奏的歌曲,所以樂手們開始順應大眾口味,在作品中加入鋼琴、鼓和當時的超新科技—電子吉他。這些樂器的音色和節奏很容易帶動人們的情緒,達到“聽曲起舞”的效果。這便是經典的“節奏怨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R&B。50年代的R&B能為美國的白人青年帶來震撼,是因為它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坦白直接、不忸怩作態的歌詞。受不同音樂類型、科技、市場和文化的影響,時至今日R&B已由當時的街頭黑人音樂,演變為攻陷英美歐亞各大銷量流行榜的世界大熱。
對于R&B來說,早期的R&B唱片很難被全部的新聽眾所接受,如今被賦予的紀念性意義和遲到的喝彩聲并不能改變當初它所面臨的窘境。而40年代和50年代的R&B歌手及唱片公司更多的是將重點放在娛樂性方面,并不是主要推廣多元化的藝術作品。因此在R&B的全盛時期,人們聽到的歌曲都是由相似的和聲、編曲以及進行模式構成。不過,盡管R&B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改變了許多,但它依然保留了靈魂樂和嘻哈樂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并且SOUL在R&B音樂的背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提起靈魂樂(Soul)那便是國人熟知并喜愛在國際上都很有影響力的流行巨星為代表了,如Whitney Houston、Christina Aguilera等。這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巨星們都來自于美國,他們的共性就是在演唱中都有靈魂樂的元素,而Soul的風格之魂就是它的轉音技巧,因為它發自于每個人靈魂深處的不同感受和體會,所以也是很難能夠完全模仿的。轉音就是激情的爆發點、情感的延伸和心潮起伏跌宕的表現。可見Soul在美國流行音樂樂壇所占據的位置,以及美國對世界流行音樂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Soul起源于底特律黑人音樂,曾同時占據POP和R&B兩個排行榜的統治地位。是福音音樂和中西部的節奏藍調的融合,Soul是帶有福音歌宗教熱情的節奏布魯斯,它最初出現在40年代末,在當時種族歧視的情況下,黑人被貶為奴隸,極其低下的社會地位,但是在這樣艱苦貧窮的生活中,黑人們依舊對生活充滿希望,在艱苦勞作的工作時為了減輕壓力,通過吟唱逐漸產生了靈魂樂,它是黑人們發泄內心的寄托所在。靈魂樂獨唱與伴唱之間的交流對唱、特別緊繃的發聲,也是其主要特色。整個60年代后期,靈魂樂便開始頹廢,像Mitch Ryder等樂隊受到一系列的重創。70年代時,靈魂樂在繼續發展,如Robert Palmer等樂隊的推進,使演奏風格更加現代化。1969年,“公告牌”用“Soul”來代替之前對R&B的稱呼。它是由布魯斯、搖滾樂以及黑人福音音樂混合而成的一種黑人流行音樂,演唱時較少演奏樂器。其獨特而自由的轉音,緊扣的節奏以及即興的動作則是靈魂樂的主要特征,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靈魂樂歌手,Soul已成為流行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音樂形式。
靈魂樂(Soul)從美國黑人的精神和生活經驗中產生,通過R&B和福音歌相互結合的演變,從而形成一種廣受大眾歡迎且具有舞動性的黑人音樂。靈魂樂從此成為了黑人流行音樂的代表,這對之后流行音樂的曲風(Funk,當代R&B等)產生重要的影響。Soul在演唱上帶有很多上行與下行的滑音或轉音,歌手經常在第二遍的唱段上會有逆行變化處理,在歌曲的結尾處會有主唱不合唱之間的互動式演唱或采用修飾性的變化,這些即興的加花處理、高亢及技術性極強的演唱法已經成為當今流行音樂很重要的演唱風格之一。
Soul靈魂樂作為20世紀60年代城市化、商業化以及福音化的R&B,使黑人流行音樂占據了美國音樂市場的重要位置。Ray Charles、James Brown等作為靈魂樂的開拓者,害怕當時教會的壓力,大膽地將福音歌與傳統R&B相結合,喚醒了一個嶄新的“黑人音樂精神”,所以Soul靈魂樂也被認為是“帶有福音歌宗教熱情的R&B”。
直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唱片公司將Soul與R&B結合,節奏更容易傳播,靈魂樂比以前精細流行化,但某種程度上卻失去了一些黑人音樂的特質,譬如歌手在即興的發揮空間上不如以前自由。總之,70年代的節奏布魯斯與流行化的Soul畫上了等號,同時它們作為一種流行曲風,也經常相互替換。Rhythm Blues也被縮寫成R&B,感覺Soul越來越“模糊”,以至于很難對它們做出嚴格的劃分了。
當代節奏布魯斯就是當今流行樂壇我們所說的R&B,為Soul靈魂樂的一種演變,當代節奏布魯斯在節奏上繼續凸顯“弱拍上的重音”(響指、鼓戒其他電音效果);演唱上也延續Soul上下滑音,二次的唱段有裝飾的旋律變化處理;在歌曲的臨尾處,即興唱段在80年代發展起來,在90年代達到頂峰,歌手譬如Michael Jackson、Whitney Houston等都非常擅長Melisma(裝飾音),為評定歌曲是否是R&B的重要標尺之一,這種極高的演唱技巧也對后輩歌手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現代流行音樂體系中R&B和Soul作為具有極大創作潛力的兩種音樂風格,大都以一種融合的方式出現,幾乎很難見到二者中以某個單獨的音樂風格的作品出現,因為這兩者融合與碰撞產生出來的效果更受人們的喜愛,因此,創作這種融合風格也逐漸成為現代流行音樂中的重要發展趨勢。
R&B和Soul這兩種音樂風格雖然都是起源于黑人文化、聽起來有些相似,但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Soul:由布魯斯、搖滾樂和黑人福音音樂組成。是美國流行音樂的一個分支,在艱苦勞作的工作時為了減壓,通過吟唱逐漸產生了Soul。靈魂樂分為兩種,一種是快的,一種是慢的。比起編曲和配器更加突出歌曲的黑人化、歌曲中包含的充沛感情以及演唱者的唱功,唱Soul的歌手一般要接受長時間(通常是從小在教堂唱詩班就開始的)的聲樂訓練,他們的演唱技巧往往是無可挑剔的,至少要擁有三個八度的音域,低的很低,高的很高。還有很多時候靈魂樂歌手都是即興來表演的。
(二)R&B:由爵士樂、福音音樂和電子布魯斯音樂組成。誕生于美國黑人區,熱愛音樂的黑人經常在街頭小巷,用一些簡單的樂器來演奏音樂,來釋放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從而發展成R&B。R&B相對Soul來說比較流行化,更加注重編曲、配樂的華麗等,人聲的成分被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對于Soul來說歌曲的演唱難度較小,節奏更明快,傳唱度較高,更流行。
當代流行曲目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冒險精神的潮流音樂人們更像傾向于把二者融合起來編曲表演,但在音樂風格領域中,二者是有嚴格的劃分界限的。比如說Babyface的《Mad,Sexy,Cool》這首歌,是非常典型的R&B風格,具有明顯的節奏感和華麗的編曲,聽到這首歌你會發現伴奏強于人聲,對演唱者的樂感要求比較高,但對演唱者的演唱功底的要求并不高。再比如James Brown的《I Feel Good》這首歌,是Soul兩種風格中的一種,感覺唱起來很隨性卻又很難唱,伴奏基本是跟著演唱者走的,這可以看出來,在Soul這各音樂風格中,人聲的重要性是大于伴奏的。
在現代流行音樂中,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很多R&B與Soul融合在一起的音樂,使流行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1963年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美國女歌手,9次獲全美音樂獎最受歡迎節奏藍調靈魂樂女歌手。
《I Will Always Love You》這首歌短短的幾句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對離開自己心愛之人的難過不舍及深情的愛意祝福。在音樂上,歌曲從最初傷感悲哀的抒情再轉而至高昂壯麗的福音流行,既有R&B的爆發力和在音樂或聲線運用上,具有很難掌控的節奏感,還有Soul唱法中很難掌控的音域跨度和轉音技術,編曲上運用了結合了R&B的規整飽滿和Soul中經常使用的管樂和弦樂,令人陶醉至此且深有感觸。在歌唱中,Whitney Houston的聲音一度的哽咽和緊張,因為她把《I Will Always Love You》作為一系列的情感爆發,并在音樂高潮處把歌聲全面穩步至最后的高音攀升,展示了Whitney Houston超強的演唱功底。
綜上看來,R&B和Soul各自獨特的藝術特點帶動著不同的音樂風向,但兩者的融合與沖撞也為大眾帶來優秀的聽覺體驗。其實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在融入R&B和Soul的同時加入了搖滾(Rock and Roll)、爵士(Jazz)、放克(Funk)、電子(Electronic)、嘻哈(Hip-Hop)等多種風格,正是因為音樂人們不斷在此領域探索創新,所以才可以在二十一世紀這個高速發展的年代,借以互聯網在各個年齡段普及。如今流行音樂的代際更替也越來越迅速,如何利用R&B和Soul與新時代的流行元素結合創新,為以后的流行音樂添磚加瓦;如何創作出更多可以適應不同的年齡段并且可以繼續被大家傳唱下去的作品,是我們當代音樂人需要不斷探尋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