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珍
技工院校的職業性教學特征比較突出,新的時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幼兒保教教育被賦予新的含義,教師要將復合型人才放到首位,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可將人才培養的目標細化成兩個方向,一個是職業精神,即培養學生對幼兒保教知識的熱愛,能夠激發其內心的責任感,妥善處理今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幼兒展開有效溝通,解決幼兒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學生職業道德與素質的培養力度,引導學生從職業發展的角度看待自身的能力,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在崗位中默默奉獻。另一個是專業素質,指的是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要求學生準確分析幼兒的心理特征,并根據幼兒的行為習慣預估其心理問題,在此基礎上優化幼兒活動設計,使幼教保育人才培養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要優化課程調整,重構課程體系,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在課程結構設置方面,要突出以下兩個特征,第一,科研性。技工院校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要顧攬全局,不僅要優化專業課程調整,而且也要增加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如《幼兒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課程,不斷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提高其實踐能力。第二,實用性。技工院校各個教育工作者要進行長期溝通,針對以往以及現有課程進行內容重構,承其凈化,棄其糟粕,可適當增加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同時還要根據行業發展特征豐富課程內容。
②內徑、揚程、功率推算法。例如:B機井經測量機井內徑為215 mm,井深為 80 m,經詢問管理人員,該機井功率為18.5 kW。經推算,機座號確定為200(應小于或等于機井內徑);200 QJ型號18.5 kW 的設備有10種揚程,根據不同流量分別為288m、245 m、270 m、175 m、130 m、104 m、78 m、60 m、55 m、48 m。 根據井深 80 m,可確定應取揚程78 m對應的型號。由此可確定該機井設備型號為200 QJ 50—78/6。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將實踐教學放到突出位置,進一步提高人才質量。首先,技工院校要適當增加實踐課程比例,完善幼教保育“2+1”人才培養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頂崗實習,在實體環境中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其次,教師還要豐富實踐教學模式,加大與幼兒機構的合作力度,將更多的學生推送到相關機構中,要求相關機構的管理人員為學生評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檢能力,為其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依托信息技術之力,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當前,信息技術已滲透到各個教育層,其使傳統教學模式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也為當代教育點亮了指路明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專業教師要優化教學模式,引入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線上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教學載體的轉換,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注重趣味情境的創設,利用多媒體以及其他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分組教學、項目教學法等,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要注重教師能力提升。技工院校加強師資建設可從三個方向入手,第一,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主要通過開展專題培訓、學習深造等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促進其原有知識體系的更新,進而促進其教學能力的提升;第二,提高教師實踐能力,鼓勵加強深入相關機構實習,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與此同時,幼兒機構也可將優質的教師融入技工院校,為幼教保育專業教師做教學指導,提升教師的整體實踐教學水平;第三,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可通過完善激勵機制落實,全面調動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潛力得到有效激發。
5)國家把加強幼兒園教育裝備建設列為支持發展西部學前教育事業重要舉措之一。2010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實施推進農村學前教育項目,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逐步完善縣、鄉、村學前教育網絡。改善農村幼兒園保教條件,配備基本的保教設施、玩教具、幼兒讀物等;多種渠道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中央財政設立專項經費,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學前教育和學前雙語教育。
幼教保育比較特殊,其面向的群體是幼兒。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要優化幼教保育人才培養路徑,加大教學改革步伐,使幼教保育專業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技工院校還要立足于長遠,結合相關行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優化課程調整,使人才培養更具可行性特征,從而真正優化幼教保育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我國幼兒教育行業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