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怡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眾所周知,浪漫主義時期的肖邦在音樂界的地位不言而喻,他所創造的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肖邦創作的練習曲和前人創作的相比大有不同,其沒有很枯燥、機械的技巧練習,是非常巧妙嫻熟的創作技法,還具有針對性和明確練習目的性,此外,樂曲聽起來也十分優美、悅耳。《黑鍵練習曲》是肖邦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首練習曲的創作是肖邦首次具有嘗試性的、明確性的練習手法。音樂的旋律和主題由左手來彈奏;右手則持續地彈奏特定的練習音型,像是對主題進行注解,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音都出現在黑鍵上。這首技巧性較高的《黑鍵練習曲》并沒有因為難度而減少人們對它的喜愛,相反,這部音樂作品十分受歡迎,《黑鍵練習曲》會經常被一些知名的鋼琴家們在重要的場合演奏。著名音樂家彪羅認為:“這是女人沙龍用的練習曲,令人感覺像是蠱惑著一般”。另外,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斗琴的第一段也出現過。由此這些,更是能體現《黑鍵練習曲》極強的藝術風格和特點,還有肖邦高超嫻熟的創作技法和獨特魅力。對于鋼琴學習者來說,肖邦的《黑鍵練習曲》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不僅作品風格鮮明、有特點,樂曲的節奏也是十分緊湊的,注重強弱對比,旋律優美流暢,同時,技巧性和音樂性也非常豐富,練習起來使人絲毫不覺枯燥,身心愉悅,享受其中。
這首音樂作品的風格是Vivace(活潑的)、brillante(輝煌的、華麗的),2/4拍,曲式結構為單三部曲式:第1-16小節為A段,調性是降G大調,方整性樂段;第17-32小節為B段,調性轉入降D大調,是一個開放性的中部;第33-48小節是中間的過渡連接句;第49-66小節為A段的再現變化部分,降G大調;第67-85小節為尾聲部分,降G大調。
肖邦的《黑鍵練習曲》不僅具有很高的技術性,還具有很強的音樂性。下面將主要從指法、旋律、音色和速度四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并結合自身在彈奏過程中的感悟,談談肖邦《黑鍵練習曲》的演奏技巧。
指法的處理在肖邦《黑鍵練習曲》中是重中之重,尤為重要。首先,這首練習曲有6個降號,旋律的演奏幾乎都是在黑鍵上進行的;其次,是在彈奏中的穿指、擴指和換指技巧以及快速跑動;再者,指法問題與旋律、音色和速度等都有著重要的關聯,指法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在演奏的過程中出現錯音、漏音、滑鍵、無法快速跑動等狀況。所以,在初步的練習過程中,就要采用正確的且適合自身的指法來練習這首樂曲,為后面的技術技巧做好鋪墊。在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版本中,可以看到多處小節音符的上方標有兩種指法,為彈奏者提供了多種選擇。如樂曲的第24小節的第一拍,就可以采用142-312的指法順序,如使用132-312的指法,相對于手較小的演奏者是比較困難的。再如樂曲的第45至48小節出現的換指,1指與5指的連接、相同的音4指與1指的轉換,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基本手型,換指時手指微收集中且跟進。在進行1指與5指的連接時,1指應立起來彈奏,不能全貼黑鍵,為5指的下鍵連接留有空間;同音指法轉換,4指彈奏結束小幅度的起手臂,迅速轉換1指再次進行這個音的演奏。在處理黑鍵練習曲的指法問題時還要和“快”“準”相結合;“快”是動作快,如換指、擴指、穿指等;“準”是認音正確且彈奏正確。
旋律是音樂的靈魂,決定著音樂的發展及走向,體現著音樂的內容與風格;并且音樂中有樂匯、樂節、樂句和樂段的劃分。因此,音樂作品中旋律的細致處理是很有必要的。肖邦的這首《黑鍵練習曲》具有極強的旋律性、歌唱性和流動性,因此,在彈奏時要看到旋律線的連接、發展和走向,掌握音樂的語言性。如樂曲第17-18小節,右手的旋律是下行發展,清晰、明朗;而左手是歌唱性的旋律,要連貫、柔和地彈奏。再如樂曲的第24至28小節,左手的旋律線條是3個半音階式的八度連接加一個和弦;右手則為小節間錯位式的旋律的連接,音調旋律的走向清晰、明確,小連線旋律的高音至降sol,低音為降si,同時音樂的傾向性、流動感也是很很強的。左右手聲部的旋律交匯在一起,既有層次感又不失和諧。樂曲的尾聲部分,八度旋律的連接要非常流暢、連貫,音與音之間不能斷,因為這處旋律音調的傾向性十分強烈,以輝煌華麗、激昂明朗的情境作為樂曲的尾聲部分,再次高漲地推動音樂情緒的變化發展。這首練習曲的旋律處理需要演奏者不斷聆聽、不斷練習,心理的呼吸要緊隨著旋律的變化發展,這樣演奏出的旋律會更加具有靈動感,更加富有生氣。
肖邦《黑鍵練習曲》中的音樂術語記號可謂是無處不在,豐富多彩,貫穿了整首樂曲的發展。如Vivace(活潑的)、brillante(輝煌的、華麗的)、legato(連貫彈奏)、poco rall.(漸慢)、cresc(漸強)、poco a poco(逐漸的)、dim.(漸弱)、poco marcato(逐漸清晰,略突出)、delicatiss(極細致)等。根據這些豐富的音樂術語,要對樂曲的音色進行細致處理,使最終有較好的演繹。剛開始音樂旋律的音色是輝煌明亮、飽滿熱情的;隨之第2小節進入p,音量減弱的同時音色依然是清晰、干凈的;第3小節cresc(漸強),且要連貫的彈奏;第5小節之后又開始重復之前的樂句;到第8小節poco rall(漸慢)至微弱的pp,采用貼鍵技巧來彈奏,這處的音色處理要更加細膩,給音樂短暫的休息與呼吸,并為接下來a tempo(回原速)旋律做好鋪墊。樂曲結尾的部分也是十分經典的一處,為ff的連續的雙手八度下行彈奏,音色要輝煌明朗、富有力量,這樣既增加了緊張感,又使音樂激昂的情緒更加高漲、振奮,把樂曲再次推向高潮。
這首樂曲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樂譜中標注的速度為116,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拍彈奏六個音。在速度處理的過程中,節拍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幫助提升速度的直接的輔助工具。初期階段,應采用慢速且結合高抬指的練習方法,跟著節拍器一拍3個音的彈奏。慢速加高抬指,僅僅是彈奏的速度慢,認音、動作(穿指、擴指、換指等技巧)等仍然是迅速且正確的。與此同時,樂曲的指法、旋律、音色等一系列問題的處理也是要在初期的練習過程中顧及的。提速階段,可以采用低觸鍵的練習方法,減少手指的大幅度動作,且結合手腕及手臂的力量來提升速度。需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初期階段的練習,提速階段是在良好的初期練習基礎上進行的,否則,練習速度的效果定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諸多的錯誤。此外,還可以采用變換節奏的方法來加強練習,以提升速度。樂曲的尾聲部分是一連串下行八度音程的快速彈奏,這是一個技術難點,所以加強八度的練習在這首練習曲中是很有必要的。在練習八度時,手指與掌關節先要打開支撐好,手腕與手臂放松;下鍵時大臂發力推動小臂,將力量集中傳送在指尖上,音要彈到底, 彈扎實;觸鍵時音是清晰、靈敏、飽滿的,不要有松動;隨之做橫向的移動。
肖邦練習曲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它包含豐富的技巧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明確的練習目的性;同時也融入更多藝術的色彩。筆者主要從指法、旋律、音色和速度這四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并結合自身在彈奏過程中的感悟,談了肖邦《黑鍵練習曲》的演奏技巧。肖邦的這首《黑鍵練習曲》具有極強的旋律性、歌唱性和流動性,因此在彈奏時要看到旋律線的連接、發展和走向,掌握音樂的語言性。音色的處理要跟進樂譜上音樂術語的標記,學會控制,并且需要不斷聆聽、不斷練習。速度問題,初期階段是慢速加高抬指,提速階段是低觸鍵,不論哪個階段的練習,音的清晰度、干凈度與顆粒性是相同的。肖邦的黑鍵練習曲流傳至今,依然受到演奏者們的喜愛,并且還在傳承與發揚,這足以能夠證明肖邦練習曲的價值與魅力。最后,筆者愿能夠給學習者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