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旭
(閩北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著名的音樂家柯達伊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通常情況下,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核心觀念主要有如下幾個內容:
第一是全面音樂教育。柯達伊認為音樂教學應強調教育對象的大眾化,每一位人都應成為接受音樂教育的對象。柯達伊認為:“只有某個人演奏的音樂不是真正的音樂,兩個人的合唱會更加生動,而更多人的演唱則成為了一曲宏偉的音樂巨唱,也就形成了一段偉大的音樂。”在他的教學觀點中提出:“在進行音樂訓練和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音樂教學內容與聽眾教育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認為任何脫離聽眾教育而開展的相關單獨音樂專業(yè)練習都是沒有任何實際效果的。由此可見,柯達伊希望將音樂轉換為居民生活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站在提升全面音樂素養(yǎng)的角度將音樂教育作為人成長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也是基礎教育階段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之一。
第二是民族性音樂教育觀點。柯達伊還提出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地將其他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內容融入到其中,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音樂學習與文化教學的有效結合。柯達伊認為:“將一些簡單易學的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具體的視唱練耳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音樂技能的探索與自我學習。對更好地增進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對于不同民族的音樂教育內容,柯達伊教學法倡導兼收并蓄,取長補短,將民族的拓展為世界的。
第三是強調合唱教學形式的重要性。由于柯達伊教學法創(chuàng)立之初匈牙利國家正處在一個戰(zhàn)亂的階段,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大部分民眾很難支付巨額的音樂學習費用。因此,柯達伊提倡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大眾性和合唱的教育形式,認為通過合唱的方式能更好地實現(xiàn)全民音樂教育的相關目標。在進行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柯達伊認為合唱不僅能很好地讓學生開展音樂訓練,還對激發(fā)學生的團結一致的精神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柯達伊的這一觀點為匈牙利后期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匈牙利成為“合唱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常情況下,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融入到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融入到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實踐能力。視唱練耳教學活動本身要求學生在開展大量的實踐練習,通過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融入到其中,能夠很好地保證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理解視唱練耳的重要性,對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視唱練耳實踐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二,通過運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視唱練耳鑒賞能力。學生在進行柯達伊教學法的實踐練習過程中會對學習過程中的音樂內容進行不自覺的鑒賞,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第三,通過運用柯達伊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視唱練耳創(chuàng)新能力。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靈活地運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能夠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過程中嘗試對所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對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意識、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既然柯達伊教學法對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教師就必須充分將其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通過如下幾個途徑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真正能夠運用柯達伊教學法提升自身視唱練耳能力。
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首調唱名法,這種教學方法本身通過運用柯達伊音樂學習法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學生讀譜的速度,讓學生在快速掌握音樂譜子的同時加強自身視唱練耳學習能力。在當下,國內很多的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進度往往都會依據(jù)升降號的增遞增順序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很多高校教師在教學初期的視唱練耳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不會主動選擇一些高難度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認為這種直接講授高難度知識點的方法不符合學生的基本學習規(guī)律,往往會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開展相關的教學。這種觀點看似有一定的科學性,其實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地運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開展相關的教學,可以有效地將這種教學過程中的難易順序放棄。通過構建一個有效的首調唱名體系讓學生能夠從任何一個音高構建中創(chuàng)建對應的大小調,最終可以將其歸納到兩種基本的調式之上。這時的唱名則可以分為la的小調和D大調,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的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聲感和聽覺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運用柯達伊教學法來對學生的固定唱名能力進行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準確地區(qū)分不同的唱名法的差異性,避免存在一些混淆視聽等相關問題的出現(xiàn)。
針對目前高校開展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內容的特點,由于音高訓練本身占有統(tǒng)治地位,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有效運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手勢教學法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有效地提升學生在音高訓練過程中的學習效率。通常情況下運用手勢教學法進行相關的教學的作用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起到視覺輔助的作用。在進行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一些科學的教學情境的方式合理地將所要教學的音樂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投入性。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手勢將七個基本的音級按照手勢的高低進行排序,從而讓學生在較快的時間內掌握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識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手勢的方式更好地體會到音量高低的差異性。一旦學生能夠全面掌握這些基本的技能后,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通過加快手是演示速度的方式,指導學生快速的將唱名說出。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對于音樂視唱練耳技能的理解,對提升學生對音高概念的掌握度有極大的促進性作用;第二,有利于更好地開展二聲部訓練活動。在進行二聲部訓練和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單純運用鋼琴來開展相關的教學與實踐,就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枯燥乏味。這時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一些手勢來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學習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將一名替代掉指導學生對不同的聲部進行演唱,讓學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音高的相關概念,及時找到恰當?shù)膶W習方法進行合理的歌唱練習,這樣對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有極大的推動性作用。
音樂與節(jié)奏之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基礎技能,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音樂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在音樂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方面,柯達伊提出盡早采用多聲部的節(jié)奏訓練對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有極大的推動性作用。為此,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教師應適當?shù)貙ⅰ鞍朔忠舴薄岸忠舴薄八姆忠舴钡瘸橄蟮母拍顐魇诮o學生,并通過將其轉換為可讀性發(fā)音襯詞的方式實現(xiàn)快速記憶。按照柯達伊教學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將四分音符讀作Ta,八分音符讀作Ti,二分音符讀作Ta-a,并按照單位拍作為基本單位的方式讓學生跟節(jié)拍開展拍手練習,引導學生在一個更加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開展音樂節(jié)奏的練習,更好地提升教學他的效率。另外,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還要求加強對象五色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開展視唱練耳活動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讀和寫的能力,通過不斷體會、鍛煉的方式將一些音調、音色聽出來。在對節(jié)奏的記憶和聽寫練習中,一般的教學方法是以對照五線譜方式對樂譜中的符頭、符尾等相關內容進行識記,這種方式盡管有效,但柯達伊卻更注重節(jié)奏記譜的重要性,認為通過運用節(jié)奏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譜子的記憶,能讓學生排除對各種樂符的干擾性,省去書寫符頭的實踐,對增添譜面的干凈和整潔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一種提升學生視唱練耳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的教學內容中將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死板的教學方法放棄,主張運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和趣味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因此,對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作為教師應在引導學生開展視唱練耳學習活動過程中,靈活運用首調唱名法、手勢教學法、節(jié)奏記憶法等相關方法,深化學生對視唱練耳學習過程中各種音樂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的基礎音樂知識和技能功底,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