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彥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馬村學區營里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1130)
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動思考、積極討論,在相互交流和分享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在自主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多讀、多思來理解課文的深意,掌握課文傳遞的情感信息,把握文章主旨,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不斷提高,實現高效的教學效率。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個體差異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因人施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語文素質的發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導方向,讓他們能在已有語文知識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在教師的激勵下發揮強大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在不斷探究中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利用問題引導他們深入思考,通過反復閱讀和探究課文內容解決問題,提升他們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討論,通過討論使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求同存異,獲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合作環節中,教師要對小組學習進行指導,根據他們的學習反饋信息進行及時點撥,讓他們有效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學古詩《江雪》時,教學重難點是讓正確理解古詩的含義,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描寫的景色以及作者利用古詩傳遞的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合作討論中分析古詩內容,加深理解,順利完成古詩的學習和背誦。
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和靈感的源泉,通過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深入發展,使他們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時能更深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分析課文的重點段落,在反復閱讀中把握重點句子和詞語在整篇課文中的作用,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掌握作者借助文字抒發的情感和思想。通過閱讀,學生才能感受到課文中描寫的情境,讓他們認真分析文字的韻味,體會用文字表達的魅力。通過閱讀獲得深入理解,在閱讀中獲得感悟和提高,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不斷提高。在閱讀環節,教師還要善于把讀和寫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認真閱讀獲得感悟,并把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寫下來,加深他們的印象,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通過讀寫的有效結合,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效提高,有助于他們更好的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和發展語文素質。
在開放性的學習空間中,學生能夠進行充分想象和思考,讓他們在想、思、問的過程中獲得提高和發展。在創設開放性的語文課堂時,教師一方面要注重教學形式的開放性,可以讓學生從課堂中走出來,走入社會、生活中進行學習,把親身經歷和生活情感和課文內容建立聯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開放,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利用圖書館和網絡進行查閱,收集和課文相關的信息,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能深入探究課文內容。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還要拓展課堂教學,把課外探究和課內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帶到課外,繼續探究和課文相關的內容。通過開放性的課堂,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在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認真探究,拓寬思維面,掌握了更多語文知識,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課堂學習之后的拓展能使學生產生運用欲望,情感投入,調動已知,充分發揮才能。比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后,學生有了保護地球的欲望,可讓他們寫一份給全校的保護地球倡議書,也可自繪自編優化環境的公益廣告。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朗讀作為教學的主線,從而將讀寫訓練作為主要手段,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培養他們的喜悅感。在學生閱讀訓練的前提下,必須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從而感悟閱讀中的重點,最后要達到閱讀水平的提高。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學生在語文課堂進行表現時,教師要通過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發表見解等各個環節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一定的評價,以此作為主要的溝通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使學生保證積極向上的決心,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與非智力發展。第四,教師應當有足夠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從而能夠充分控制學生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行為。小學生的心智是不夠成熟的,因而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教師就應當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學習,避免發生混亂沒有秩序的行為。與此同時,教師應當不斷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并在教學實踐中改進自己的教學思路,充分與學生展開互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利于合作學習。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創設相關的語文情境,能使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來,將自身的讀寫等能力充分地進行展示和表現,設定語文強項,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目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有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創設相關情境,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真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上升到新的層次。例如,在古詩《敕勒歌》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將詩中出現的大草原美麗的詩情畫意通過圖片搜集以后,制作成幻燈片并配以意境悠遠的古曲,在上課時先播放給小學生們觀看,可以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很快地集中起來。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習,孩子們的理解比枯燥的說教要深刻很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充分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教師必須研究語文教學的重要問題,從而將課堂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握好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