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勝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洋橋鎮中心學校,廣西 南寧 530413)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愈加重視,現在新課改已經逐漸完善,這樣的情況也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語文學科是以教材為載體,從而傳授學生語文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對于語文任課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師能夠立足于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這一要求間接地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特別是課外閱讀。
閱讀是語文科目的基本條件,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沒有對課外閱讀提起重視,這一問題也極大的限制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普及,并被應用到各種教學模式中,但是信息化環境下學生所需要接受的誘惑也更多,在課外閱讀方面來講,很多學生都不再接受紙質閱讀,甚至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通過電視機、網絡以及手機等信息產品獲取課外知識,有些學生對于課外知識拓展產生抵觸心理,對于課外閱讀作業的完成也漫不經心,在閱讀的過程中過于浮躁,從而無法達到最終的閱讀學習目的。
在學生選擇課外圖書的時候,不能根據自身學習需求選擇,從而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有些課外讀物中學習資源較少,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幫助,并且學生之間流行互相傳閱報紙、漫畫以及小說一類的課外讀物,很少有學生選擇中外名著,由于課外讀物選擇的不合理,不僅不能為學生提供幫助,還可能導致學生抵觸知識類書籍。由此可見,對于課外閱讀的圖書選擇很重要,學生可以在選擇之前咨詢教師的意見,從而更好的完成課外閱讀。
閱讀不能僅僅依靠語文教材,還需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教師可以對此展開相關的活動,或者建立課外閱讀座談會,在活動的舉行期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跟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互相傳達自己的閱讀體會,教師在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閱讀引導,也要注意對學生書籍選擇的引導,要保證活動中的課外讀物內容都是積極健康的。在學校組織舉辦課外閱讀座談會期間,學生可以通過座談會,互相交流閱讀心得,并且可以讓專業的教師為學生們講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們加深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在座談會的學習與溝通中,學生們互幫互助,有利于共同進步目標的達成,這樣的活動模式還為課外閱讀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并且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而課外閱讀需要學生集中精力,才能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布置適當的課外閱讀作業,以任務的形式下發,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閱讀一章或者兩章文學名著,并且在每天閱讀之后要記錄閱讀感想,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發展,通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完成課外閱讀,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閱讀素養的提高。
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活動過程與結果,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在教學中評價機制是很有必要的。同樣,課外閱讀也需要評價機制作為支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評價機制已經走進學生的教學課堂,所以在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過程中,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建立合理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在建立課外閱讀評價機制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評價機制即要體現指導性與實用性,有要有足夠的科學性,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創新意識,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積極解答并且給予學生鼓勵,評價機制也要提倡多元化發展,可以鼓勵學生完成互相評價的環節,這樣可以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
書籍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條件,對于條件有限的學校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班級中的學生也可以為圖書角捐書,使圖書角的書籍類型更加豐富,在建立圖書角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合理的組織工作,可以在班級中選一個比較權威的學生當圖書管理員,這樣有利于保證圖書覺有秩序的開展。對于具備圖書館的學校可以跟各班級的班主任相配合,促使學生有序的進行讀書,并且培養學生選擇有助于學習的課外圖書能力,還要建立借書與還書的機制,并且在每個月都對學生所借課外書籍進行統計,這樣可以為學校圖書館購書提供有效數據。學校要想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還需要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可以積極的像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好處與作用,并讓家長了解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鼓勵家長合理的為學生選購課外書籍。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現階段,學校中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還不夠完善,學校與任課教師應提高對課外閱讀的重視,課外閱讀內容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語文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拓展,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這樣即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又有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