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大方縣鳳山鄉(xiāng)鳳山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1613)
在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各種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如同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而生活化實踐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但生活化教學實踐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并不十分“吃香”,教師對于其的理解和滲透也顯得有點差強人意。所以在新時期下,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開展生活化實踐教學值得探究。
近年來,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開始意識到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化實踐的益處所在,并開始在自己的教學中加以使用和踐行,其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在小學課程教學體系中,數(shù)學這門功課的抽象性和晦澀性自然不用筆者在此進行過多的贅述。而有了生活化教學實踐的融入之后,一切就顯得與眾不同了,原本“面目可憎”的數(shù)學一下子改頭換面有了全新的味道,小學生原先學習數(shù)學的抵觸情緒也逐漸消失,學習興趣日漸濃郁。第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被擺在了一個舉足輕重位置之上,而生活化實踐教學元素的融入正好與這個教學方向不謀而合。在生活化實踐過程中,許多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被引入課堂上,大家在課堂上相互學習和討論,實踐和動手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提升。
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來說,不管是采取何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以教材為本的基本思想應該是堅定不動搖的。因此,教師在生活化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在教材上挖掘和拓展與生活化教學資源相關的知識與內(nèi)容,這一點至關重要。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很多抽象的知識一時間很難理解透徹,但是一旦“換上一件外衣”的話,那么效果就會變得截然不同。在教材中能夠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的教學內(nèi)容其實有很多,只要教師有一雙善于發(fā)掘的眼睛,那么教學的亮點必然頻頻出現(xiàn)。例如,教師在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向?qū)W生提出這樣一個十分具有生活氣息的問題:“如果家里有一盞燈忘記關閉了,這個燈的功率為50 瓦,那么十個小時下來一共會浪費多少電量呢?”這其實就是一個兩位數(shù)乘法運用的典型生活例子。如果沒有這個例子的引入,那么整個學習過程會變得十分枯燥乏味,反之則變得十分的興趣盎然。很顯然,這就是小學數(shù)學生活化實踐的運用方式之一,只要運用恰當,最終的教學效果用“四兩撥千斤”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的應用還離不開生活情景的“強勢入駐”。小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高于理性認識的特殊年齡階段,如果教學中適當引入生活場景,是有助于學生更好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因此,每一個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和情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變得“茅塞頓開”,整個學習過程也會順暢許多。例如,教師在進行《圓、角、分》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周末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的生活情景。在買菜過程中,零錢的相互找補就是對圓、角、分最好的認識和理解。如此一來,原先可能需要教師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讓學生了然的知識一下就變得清晰明了,整個教學過程既實現(xiàn)了生活化實踐的有效嘗試,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為了更好地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教師還應該在教學安排與教學設計上狠下功夫。換言之,要想有效實施生活化教學實踐,教師有的放矢的布局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伊始就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并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如此一來,課堂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就徹底被貫通了,整個生活化教學實踐也能順理成章的繼續(xù)開展下去。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度”的問題,生活化實踐不應該成為課堂教學完全的“主角”,其充當?shù)淖饔檬恰按呋瘎焙汀罢{(diào)節(jié)劑”。例如,教師在進行《千米與噸》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將生活中對于這些具體計量單位的運用引入其中,但是引入的過程切記不可“喧賓奪主”,否則不但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生活化實踐相關內(nèi)容的引入,還會讓整個課堂教學變得本末倒置,不倫不類。
學以致用是各個時代不變的學習主題之一,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好處所在。同時,將學習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的過程,也是知識進一步升華、吸收的過程,這對于學生整個知識架構的構建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的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且復雜的教學過程。每一個教師應該深刻領會生活化實踐的內(nèi)涵和外延,在教學中不斷深入、不斷滲透,最終讓學生真正達到既掌握了知識的本質(zhì),又掌握了知識的靈活運用。換言之,生活化教學實踐的精髓在于知識的正確理解和知識的有效遷移,這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和關注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