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湖南 湘西 416700)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同時也是一門“外來”語言,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英語時興致勃勃、興趣濃厚,但隨著英語學習難度的提升,學習挫敗感越來越強烈,興趣也會被挫敗感消磨殆盡,漸漸從“濃興趣”變得“無興趣”,甚至抵觸英語,排斥學習英語,產生英語學習畏懼感,這種消極心理嚴重至于了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同時也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例如:如果初中生自身的英語知識理解能力比較差,反應比較慢,那么從輸入英語聽力材料素材到輸出英語聽力材料含義的過程就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時間,進而會直接影響初中生聽力結果的準確性。又或者一些初中生本身在聽的過程中伴有“假聽”問題或記憶問題,如一些初中生可能會因為沒有在頭腦中形成對聽力內容形成深刻認知而使頭腦出現了“假聽”問題,又或者在記憶之后忘記前面已經記下來的英語聽力內容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學生最終的聽力結果準確性,進而使學生產生挫敗感。正是源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提出應從心理學角度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品質,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另外,目前,挫折教育還沒有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足夠重視,教師往往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忽略學生心理疏導和提高抗挫能力。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溺愛有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學生抗挫能力。這樣,中學生遇到挫折時就不知所措,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做出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抗挫教育刻不容緩,它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的美滿幸福,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意義重大。
大部分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時都存在語言焦慮情緒,這種情緒一方面源于學生不自信,學習效率低,另一方面源于課堂氛圍,緊張的課堂氛圍更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焦慮情緒。針對此,要想消除學生的語言焦慮情緒,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以此降低學生內心的焦慮。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電影相關素材,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讓學生通過觀影感受放松心情和緊張情緒,以影視作品導入新課內容,既合理地導入了新課內容,同時又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吸引了學生課堂注意力,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
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分析當代初中生學習的特點,尋找英語課堂討論的突破點,比如:在教學《Don't eat in class》一課時,涉及到有關課堂秩序的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很是貼近,教師通過較為風趣幽默的形式引入對話:“Don't eat in class.小小酥,咔滋咔滋。”學生們哈哈大笑被教師吸引,教師繼續:“Don't talk with your classmates.Don't let the teacher hear you.”而后教師引出問題:“Don't? Don't read story books.Don't speak...”初步掌握祈使句否定形式,而后學生展開了聽力訓練、模仿句式分析后,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制定;“Theagreementofourclass.”同學們,今天我和你有一個約定。”教師可將學生們大多總結的Don't 內容總結出來貼在墻上,以后學生課堂不遵守秩序,教室就半開玩笑半嚴肅地說:“Dont...”學生們自覺遵守課堂秩序。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初中學生容易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除了學習焦慮之外,還有考試壓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中、功課多、爭激烈,焦慮心理是其普遍存在,同時也是影響他們學習效率的主要心理因素。針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也要適當滲透心理輔導。要求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正確看待考試的失敗,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學習壓力。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及時反思和總結失誤,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及時做好歸因處理,減少學生消極認知,提升學生成就感。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音樂,先讓學生聽一聽輕柔的音樂,然后在進行閱讀訓練,以此緩解學生的焦慮和挫折心理,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從而達到理想效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為目標。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素質、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教學活動,不斷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通過培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讓英語閱讀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