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一中心小學,河北 承德 067399)
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是人類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想的能力,同時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在傳統的作文觀念看來,作文講求真實情感,認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才能打動人。但是,本文所說的想象力并不是指與真情實感相對的胡編亂造。合理的想象是大腦虛構的成果,也是兒童進行思維活動的重要形式,所以根據小學生的特征,在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也應該成為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之一。但是由于想象力本身是一種抽象的能力,所以本文主要就在小學作文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簡單論述。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可以同樣運用于作文寫作。想象力的發揮首先要豐富素材積累,如果脫離自己的生活經驗及認識進行想象,則很容易使想象成為捏造,失去想象力的本來價值。
小學生雖然有巨大的想象潛力,但是由于其生活經驗缺乏,通常會使想象水平受到局限。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再想象的過程中,在遵循多樣性的角度下展開范圍更廣、水平更高的想象。
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化思考息息相關,學生自主化想象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寫作過程,教師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想象,讓學生自由聯想;第二,教師應幫助學生的整理想象思路,保證想象有據可循;第三,教師要及時給學生想象成果以鼓勵,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寬想象范圍。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大多以命題為作文的形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作文的內容大都大同小異。在這種作文模式下,學生的想象力被固定的命題所限制,難以發揮。因此,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喜歡的話題,科學創設寫作情景,給學生想象力發揮的空間。例如,在進行“未來的汽車”的作文寫作時,教師可以先借助PPT 對當前的汽車進行展示引出話題,接著有同學們分小組討論自己希望未來的汽車是什么樣子的,使學生在討論著碰擦出更多的火花。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易被外界吸引,其思維活動多變跳躍。在小學作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除了充分發揮天性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學會把握想象的方向。例如在完成作文寫作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自己的寫作成果與別的同學進行討論,在對自己的成果進行修改,使想象力得到真正的鍛煉。
在引言中大概提到想象力與胡捏亂造的區別,但是還有必要再次強調。這里所說的想象不是完全不著邊際的想象,而是基于生活實踐與經驗積累的想象,是有目的的想象。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留意生活,把自己的想象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想象落到“實處”。
在進行作文評價,有的教師在整篇作文中只打了A、B、C 等級,沒有批改建議;還有的教師給了評語,但都是類似于“篇幅不夠,主題不明確,內容空談等機械化評價。老師的評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和信心,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沒有絲毫幫助。此外,等級式的評價機制很容易使學生被等級評價所限制,使學生在追求A 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創新思維能力。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多是命題式寫作,就是教師給定學生一個題目,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展開寫作。但是命題式的作文教學模式限制學生思維,捆綁了學生的想象力,是學生逐漸喪失對于寫作的興趣。所以要想在作文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必須擺脫傳統的命題作文教學模式,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
首先想象催化產生創新,兒童地想種種經常蘊含著許多的可能性,其中有一部分是現實中沒有實現的,但又符合客觀規律的反映現實但有超越現實的內容。而這點經常成為推動現實進步的創新源泉。其次,羅素說過如果孩提時代的想象力通過適合各年齡的刺激保持得很活躍,那么當他以適合成人的方式發揮作用時,則以后的想象力會更為活躍。所以,從小培養想象力對于小學生日后的創新能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最后,想象一般來講是一個主動進行的思維過程,把想象力的培養與教學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樂趣。總的來講,在小學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了,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共同的教學目標。在小學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正式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綜上所述,本文從小學作文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教學目標設定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兩方面進行了簡單分析。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為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