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藝露 (吉林藝術學院)
當代社會,進行鋼琴學習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大多的初學者都存在手型垮塌,手指狀態很緊繃,手掌力量支撐不住,手指跑動不均勻的缺陷。這些問題往往是因為初學鋼琴時沒有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導致的。在鋼琴教學中,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手指的支撐力和重量的運用,是需要斷奏的訓練來得到的,所以養成良好的斷奏習慣對以后的鋼琴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前臂斷奏是將肘部作為動力支點,使前臂、手肘和手腕形成一個完整的快速下落,擊鍵演奏方法。在鋼琴上,手掌要支撐好,不能放松,使前臂獨自完成整體的連貫動作,要注意手下落的方向是前下方,不是垂直的上下運動。
手要自然下垂,手指進行自然彎曲,手臂的高度抬到跟自身嘴唇的高度一致,然后將手臂放松,不要對手臂的力量加以控制,使其自然下落,下落的手指要比其他的手指伸長一些提前做準備,落下時要準確同時不要有力量保留,彈奏的時值稍微拉長,這樣能體會自然下落的重量感覺,落下后,手指要站立得很好,手掌關節不能塌陷,大手指不能突出,不能隨意地轉動手指,避免錯誤的演奏手型。
手和手腕基本保持最基本的水平高度,手觸鍵的時候支撐住,不要使用太多的力量,其他的手指不要用力,別觸碰到其他的琴鍵,不要抬得抬高,容易造成肌肉緊張,還是保持最基本的手型形狀,手和手指做到自然彎曲即可。這樣,一個完整的手臂斷奏就完成了。在前臂休息時,手腕應該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樣進行練習時就可以穩定而不僵硬。手掌在觸鍵的瞬間應該有一種抓鍵的意識,使聲音更加的集中。前臂斷奏的主要功能是讓手指找到觸鍵的感覺,即保持手指穩定和準確。
(二)手腕斷奏輕巧的單音、和弦和八度適用于手腕斷奏,實際演奏如手腕擊球,指尖主動準備,手腕發力,更靈活的控制手指快速觸鍵。手腕、手指的靈活性和控制能力,需要循序漸進的訓練,開始時手腕動作可以更大,但要放慢速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高手腕的力量進而帶動掌關節與手指,隨著速度的逐漸加快,減少手腕的大動作。
在手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演奏者使用手腕關節將力量轉移到手指上,擊鍵后立即反彈回原來的位置。在這期間,手臂應該保持平穩,不要緊張,手應該放松,避免錯誤的手型。如果進行雙音的演奏,先擺好第一個手指的位置,手腕控制手掌,手指的位置不動,然后迅速下落后再次提起,抬起時手要放松,觸鍵時迅速下落,整個過程像是一個球落地后反彈,有很強的彈性。腕斷奏是強調速度的,手指的形狀是相對固定的,我們可以把手臂放在桌子上,在手掌支撐住的情況下讓手指彎曲,通過使用手腕將手指的高度提高近九十度,然后快速敲擊桌面,迅速下落后跳回到原來的位置,用這種方法來實現手腕斷奏的行為。
(三)手指斷奏是一種單音的斷奏,基本上是依靠手指的肌肉力量來發揮,手指的力量在琴鍵上發揮出來,就像小雞啄米,有一種抓鍵感,有一種干凈利落的聲音。首先要熟悉自身手掌的關節。
(一)關于手臂的放松,首先,手臂是否能夠放松的問題再次取決于肩膀的放松。當然,如果你在彈奏中把肩膀放在一邊,你的手臂就不可能放松。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肩膀上有出現明顯的類型、程度放松,這是非常不同的鋼琴技巧非常重要,必須在表現一個八度和弦,否則,就會出現強烈的對比。
手臂放松的過程,然后上臂主動上升并引導下臂。為什么大胳膊和小胳膊分開?這是一個在手臂運動過程中區分主要和次要關系的問題。因為一個人的大腦是可用的,每個部分,每個關節都可以自由移動。例如,在課堂上,當老師讓同學回答一個問題時,每個人都舉手要求發言;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舉起手臂,這主要反映了手臂的主動性。即使手臂必須抬起,我們仍然稱這個動作為“舉起”手臂,而不是“提起”手臂。因此,在放松的情況下,我們的手臂是沉重的,大腦應該支配大的手臂來主動抬起,所謂的“抬起”與手臂的力量和所需的高度有關。
在理解了大手臂的動作后,不難理解為什么小手臂驅動手腕。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小的手臂和大的主動控制手臂是被動的。記住,在這個動作中,手腕也是被動的,在主動的情況下,驅動整個手臂的大手臂的主動力量會被手腕所阻礙和切斷,而不是自由的。手腕活動的情況是什么?每個同學每天都和他的父母和老師說再見。當你舉起你的手臂,移動你的手腕時,手腕會產生一個積極的力量,但是把這個動作應用到斷奏練習中是錯誤的。
(二)手指的支撐練習進行斷音練習時,手掌支撐和放松是很難統一的,但是這種統一的感覺也同樣存在于生活中,例如把手隨意放到一個地方來休息,敲桌子琴板都可以,在演奏之前可以嘗試做一些類似的,就會很容易感到手掌的支撐和手指的放松。在練習斷奏時,最重要的是要把身體和手臂的重量傳遞到指尖,將手指、指關節、手掌和手腕關節放松,以達到正確的手形。
在實踐練習中,可以將指尖當作腳,手腕當作腿,手臂當作身體,模仿人站起尋找支撐感,進一步體驗支撐的感覺,觸鍵時,每個關節都應該保持自然,放松的觸鍵狀態,尤其是手掌關節,有意識的進行支撐動作,手腕不能凸起,手指不能塌陷,保持自然和放松,不能僵硬,手臂自然下垂,演奏時手指自然下落,就像一把錘子錘在地上,手指觸鍵同時,力量支撐點要支撐住,反復練習手指的支撐和獨立性。從三指開始練習,將手指一個個按次序立在桌子上,做到“前挺后松”的手型,使整個手腕放松,手掌以下進行延伸。當三指在桌子上結實立住的時候,其他手指應該離開。接下來,依次練習二指,四指,大拇指和五指。當一個手指可以進行獨立站立,手指間互不影響時,就可以在鋼琴鍵盤上進行訓練。
(三)手指獨立能力練習首先是柔韌性的問題。除了拇指以外,每根手指的大關節都應該在外力的幫助下,能夠做到與自身手背垂直,柔韌性是至關重要的。然后練習相鄰兩個手指的平均和獨立性。獨立性,是指相鄰的兩個手指,可以一個手指做按壓動作,而另一個抬起,做反向運動,雖然兩個手指的神經肌肉相互有影響,但卻可以完全獨立、分開。由于肌肉收縮和放松的原因,肌肉組織可以快速地給骨節一個拉力,但不能給骨節推力。在這種練習方法下,兩個相鄰手指的肌肉應該完全獨立且發達。
(四)保留音練習在演奏過程中,要妥善的使用保留音技巧因為保留音同樣適用于一些古典音樂,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時也適用于二分音符,從這個角度來看,保留音是一種良好、高明的演奏技巧,可以保留聲音的持續時間,在保留中盡量減少偏差。練習方法如下:1、手指提起和下落時要保持獨立,盡量避免不適當的懸指,也要避免其他手指因為動作而牽制到其他手指,或不能使手指保留住已經保留的琴鍵;2、手提起,落下動作要鮮明,當進行訓練時,可以允許一定的夸張,比如把手舉到比平時高的地方練習它的動作,提高動作幅度,其次練習提起相對難提起的四指和五指;3、當手指適應了這種訓練,并且變得熟練之后,可以嘗試用另一種方法來練習。在訓練手指敲擊鍵盤后,要快速地把手指提起,而不是把它保留在鍵盤上。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動作的頻率。
(五)左右分手練習選擇一個樂曲片段后,首先用右手進行練習,直到右手開始感到疲倦再換左手,注意不要讓手感到完全疲倦時再開始換另一只手進行練習,雙手最佳轉換時間約5到15秒。如果選擇轉換的時間剛剛好,這時另一只手會很自然地接著繼續彈奏。當曲子中有黑白鍵時,手指上下移動有所困難,這時要做到正確的觸鍵手型。
斷奏的困難主要在于手臂的力量是自由的,手指的第一個關節是獨立支撐的,這是整個斷奏技術的關鍵。在每次的起和落時,有可能手指在白鍵上力量能控制的很好,彈出的音色也非常飽滿,但在黑鍵上出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況,這是一個具體表現能力,實現“統一標準的控制鍵。”因此,根據一個明確的方向,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來掌握這項練習技術,使手臂的整個運動協調和自然。鋼琴被認為是樂器之王,因為它的聲音種類繁多,聲音洪亮,表現力強,具有獨特的特點。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掌握彈鋼琴的方法是鋼琴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只有全面掌握斷奏的聯系方法,演奏技術才能得到提高,音樂的聲音才能變得美妙和吸引人。
斷奏是鋼琴演奏中最基本、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它利用手指的重量來支撐下降的手臂,因此得名“重量法”。學生在游戲中的主要問題是“僵硬”。在使用手腕期間不能夠放松自己的手指、手腕和手臂,還有一些學生在練習中完成了第二部分,甚至第三部分的演奏,第一部分的手指還沒有脫離接觸,這使得樂句不流暢,聲音也不清晰。用理性思維,肢體僵硬,像一根木頭,它必須靈活就像彈簧一樣,在這方面學生對基礎理論等相關知識和實踐還很缺乏,有待提高,不能準確的掌握演奏斷奏的技巧和熟練地運用自己的肢體。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學生練習時手腕、肩膀的重量就足夠傳遞到指尖了。
斷奏在鋼琴基礎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礎,所以要打好基礎,就要勤加練習,以便以后的作品演奏。
斷奏是鋼琴演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斷奏是一種彈鋼琴的技巧,它很好地反映了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思想內容,強調鋼琴初學者應從練習斷奏開始,因為練習斷奏是固定手形、放松肩膀、發揮自然重量的好方法。斷奏在音樂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演奏中手指觸鍵、手掌的支撐與放松直接影響到音樂的歌唱性,想要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歌唱性,需要手指有一定的獨立性。它也是一種載體,為演奏復雜、困難的技能打下基礎,也以后的正譜伴奏和即興伴奏奠定了學習的基礎,它是學習鋼琴的基礎,也是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