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英
(吉林省敦化市第六小學校,吉林 敦化 133700)
“核心素養”,是教育界一個十分熱門的詞,對于每一名語文教師來說,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主要從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言語技能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中總結出切實有效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豐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當下語文閱讀教學采用了一系列新策略,更加倡導張揚學生個性,完善人格,提高學生閱讀的綜合素養。
(一)合理設計,優化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從教學主體的觀照到教學目標的確立、從教學方式的選擇到教學過程的把控,從教學內容的解讀到教學取向的抉擇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不斷修正。
在語文課程新理念的要求下,教學主體強調對學生的觀照,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給予其充分的時間解讀文本,培養其問題意識;教學目標的設立應符合學情,既體現三維目標,同時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保證工具性學習材料掌握的基礎之上,“言”“意”共生;教學方式要避免傳統的僵化模式,針對不同文本進行個性化教學,實現字詞句教學與文化素養提升的有機融合;教學過程中,堅持“對話”教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共同走近文本;教學內容上,整體把握,明晰教學主線,通過“主問題”的設置、“板塊式”閱讀教學等方式,體現內容學習、文本解讀的層次性;教學取向的抉擇上,培養學生“多元解讀”能力,透過語言文字解析,把握文本深刻的人文內涵,不斷完善人格。
(二)用心傾聽,勤于反思。
教師除了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思想的引領者之外,更多的是作為傾聽者。新課標強調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解決文本解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教師應走進學生的思維世界,緊抓生成性教學,實現有效對話教學。此外,教師應創制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分類”與“分層”評價并重,從閱讀基本形式與具體文本角度出發橫向評價,從不同學段角度出發縱向評價,實現綜合性評價;另一方面,從自主發展與解讀參與度進行評價,關注文本解讀、信息獲取、問題解決、能力運用等多要素的達成水平。通過用心傾聽與綜合評價,處理預設與生成過程中的問題,不斷反思,優化教學,實現閱讀教學高效化。
(三)滿懷熱忱,積累運用。
核心素養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品格的塑造,教師應做思想的“高人”,用人格魅力與智慧魅力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孩子不由自主地走入文學世界,親近文本,感受優秀傳統文化與人類進步文化的魅力,培養個性化、內涵化的語文素養。另外,教師應注重積累運用能力的培養。在倡導讀寫結合的當下,教師應明確寫作訓練的要求,結合文本寫作方法或主題展開,注重積累,逐步提升寫作能力,真正做到以讀促寫,實現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一)注重情感,培養興趣。在課堂上,以教材為基本載體,傳授相關的語文內容,是教學的基本任務。但是只將傳授語文知識作為根本目的,會導致教學的單一化,使得學生對教學過程麻木,缺乏興趣。語文這門學科,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門語言學科。當我們刻意地去學習語文時,會覺得十分枯燥。所以,教師必然要從興趣的角度,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互聯網多媒體教學手段等,讓學生愿意去融入語文,潛移默化地養成語文素養。
(二)把握維度,培養能力。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無論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重點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學會如何學習。對于閱讀來說,同樣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實現對文字的透徹分析。例如一篇文章,很多人第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主旨,通讀一遍,就可以體會其中的情感,再仔細深入,就會與作者產生共鳴。傳統的語文閱讀課是以教師的“精訓”為主的。從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重點段的剖析等,教師會非常細致地一一講解。這種方法把一篇文章搞得支離破碎,淡化了對文章的整體感悟,但是,如果結合良好的主題教育,就會將課程變得更加有內涵和深度。閱讀教學的重點就在于讓學生去尋找中心思想,對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加以理解和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體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三)開發情意,解讀人生智慧。語文閱讀教學一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其汲取生活智慧;另一方面開發其情意,引導其解讀人生智慧,開啟智慧化人生。核心素養注重對學生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養,人文底蘊的積蓄,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汲取優秀傳統文化情感精華,提高審美情趣,從字句篇章中體悟人文情懷,形成人文積淀,更好地指導后期文本閱讀的解讀鑒賞。
(四)大膽放手,鼓勵個性化。“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把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通過實踐升華為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踐運用的機會,搭設展示個性才華的舞臺。比如,可以組織“我愛讀書”的專題綜合性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名言;訪問周圍愛讀書的人;給圖書分類,做個書目;讀書筆記展覽……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讀書的快樂。
總的來說,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是無止境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善于總結其中的方式、方法,為學生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素質,豐富教學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