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正國
(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機場安全風險管理是指對所有影響機場安全運行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化管理,通過制定與之相關的決策機制、管理體制來降低機場安全風險的管理流程,從而進一步實現提升機場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標。
影響民航安全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外部因素來看,惡劣的天氣環境等等都能對安全事故的發生產生影響;從內部因素來看,民航公司自身的決策機制、管理體制、航空人員的技術水平等等同樣也能對安全事故的發生產生影響。因此,從民航業安全風險管理體制出發,如何進一步建立并完善安全風險管理機制以保障機場安全水平,是本文面臨并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隨之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運輸以其高效、快速、大大降低時間成本等不可替代性優勢成為了現代人出行選擇的一種交通方式,近幾年的機場客運量也日益增長。但盡管如此,近年來機場客運量的暴增,候機樓、跑道面積的逐漸飽和,都給機場安全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在機場建設的過程中,民航領域也曾成就過一批技術水平高、本領過硬的建設團隊,他們在機場安全規劃建設上也充分發揮了領頭羊作用。但是機場安全規劃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早些年修建的機場在當時是能夠滿足當前客流發展需求的,現如今接近飽和狀態的機場設施已經難以負擔起巨大的客流量的增長需求。甚至,一些陳舊的機場不僅設施落后,還遠遠未能達到機場安全運行標準。
硬件的完善也一定離不開軟件的配套設施,當前不僅僅是機場設施建設自身原因,機場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淡薄也是其中一個很客觀的現實原因。在旅客不了解有關機場安全知識的情況下,機場工作人員更應努力提高自身責任意識,加強機場安全知識的專業性學習,這將有利于機場人員對顧客形成一個良好的監督氛圍,進一步降低機場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
當出現機場安全事故時,有關航空企業未能做好及時的監督,以及做好一系列后續處理工作也是安全風險的一大漏洞之一。航空企業應該定期做好員工的培訓、考核、監督工作,并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才能使人、機、環境都處于一個較為良好的狀態中。
在保障機場安全運行上,不僅僅是需要在機場設施上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快機場安全管理技術、設備的研發,以此來提升機場整體硬件水平。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員工安全責任意識的培養,積極開展機場安全管理崗前培訓、定期培訓,做好員工的考核、監督工作,充分調動機場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
根據近期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依據現實情況提供降低類似安全故事發生可能性的思路、對策,尤其是要針對在當前安全管理體制下出現的幾場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分析,進一步積極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臺。
安全管理是保證民航機場安全生產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做好機場安全管理時要突出管理重點,不能一概而論。與國外航空公司相比較,當前我國在機場安全管理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發展前期對航空安全有關理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透徹,同時在機場安全管理的操作上也較缺乏實踐性。
在實現系統安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要盡快找出安全生產系統的短木板。積極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臺,密切聯系系統信息制定科學、可行的安全風險管理機制保障機場安全水平,盡可能防止安全隱患的出現。
結合機場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短木板、薄弱環節,不僅僅是提高機場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也要進行合理的安全弱點、安全風險分析,并引入科學、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積極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臺,提高機場整體安全運行水平。從內到外,依次層層落實,轉變動態思維,尋求適應新的網絡需求的新思路,建立一個積極有效、科學合理、安全可靠的機場安全風險管理體系。
綜上所述,在改善機場安全管理、降低機場安全風險上,要從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積極入手,多角度、多層次探討存在的現實性問題,依據現實情況提供降低類似安全故事發生可能性的思路、對策,引入科學、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積極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臺,進一步保障機場安全運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