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燕美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容縣綠蔭中學,廣西 玉林 537503)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之間的往來和交流日漸密切起來。而英語最為世界通用的一門語言,它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而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這門語言,英語教育應該加強它的實踐操作性,以滿足日常人們的交流需求。從傳統的初中英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它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水平層面上還稍顯不足,使得學生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有所欠缺。因此,綜合運用語境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它注重的是感官的一種綜合運用,其實總結起來說就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實踐活動。它是實現師生良好互動的教學過程,在這一進程中,講求的是雙向的學習效果,也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一個綜合的結合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上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更加要善于運用語境教學,在創設出的語境環境里,讓學生們產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從而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缺乏英語語言教學環境對于英語教學來講,它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對英語的實際運用。因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說英語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我國的初中生,他們的英語學習缺乏一個英語語言環境,多數是在漢語語境的影響下來學習的。尤其是較為偏遠地區的一些學生,他們每周只有很少的幾節英語課,對于實際感受英語的次數則更少。因此,也就導致了英語語境的缺乏。
(二)學生對英語科目缺乏興趣
在初中學生們的思想意識里,他們對學習英語的真實目的還不夠明確。思想意識還停留在應對考試的層面上,因此,學習動力也顯得不夠充足。而在學科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課程的難易程度也有所提升,因此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學習這門陌生的語言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最終也就導致了學習興趣的缺失。但是這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需要進一步去改進這種局面。
(三)缺乏必要的口語練習
在大部分學生的意識里,英語學習成績的好壞,都是通過卷面分數來顯示的,他們極少能夠意識到學會說英語的重要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們對說英語有一種膽怯的心理,他們怕說不好,也怕別人的嘲笑,慢慢地說英語也就成為了一個難題。但是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是要說出來,因此需要加強對口語的練習。
(一)改變當前語言教學的現狀
從教師的教學角度來看,他們無形當中會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沒有把學生們的情感體驗放在首要的位置,更沒有平衡好教學主體的歸屬和學生情感體驗之間的關系。在改革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語境教學是很良好的一個形式,它既可以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英語的情感體驗,也可以促進學生們學習英語潛在能力的挖掘。在幫助學生們完成英語知識學習任務的同時,還可以促進人文情懷的培養。這種利用語境的英語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有所提升,也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進而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二)培養學生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能力的塑造過程,而語境教學的設立,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當學生們的學習是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下進行的時候,可以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進而使得師生之間能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下展開教學流程。學生們的日常課堂學習在這樣一個愉快的環境里,可以使得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有一個較快的提升,并且學習效率也是比較樂觀的。因此說,通過語境的設立,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英語表達欲望,進而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
(三)激發起學生們語言學習的動力
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語境教學的開展,可以鍛煉學生們之間相互信任的能力,也可以使得課堂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對課程學習的重難點有一個合理的把握,并且要對英語語言的學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另外還可以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在恰當的語言環境里,來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動力。在現如今的課堂上,要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們營造輕松的語言學習環境,這樣才能為學生們搭建一個語言學習的平臺。
(四)深化學生們語言的學習認知能力
學生們對于語言的學習是具有不同心理的,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學生們營造出能夠表達出本身自由的學習氛圍,進而促使學生們在自由表述的過程當中更加流暢的運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在這種自由的教育氛圍中,可以使學生們在自由表述的語境當中,充分的發掘出本身的學習潛能,深化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認知能力。
總而言之,語言存在的價值是實現情感的交流,從這方面看來,文字更傾向于表達在特定的全局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夠單獨存在,它必須置于一定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它的作用。語言與語境密不可分,語境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加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外語的氛圍,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