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山東煙臺海陽市新元小學,山東煙臺265100
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側重的是閱讀與習作的有效結合,這從一定角度來說也是彌補了以往傳統(tǒng)部編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的注重閱讀、以及忽視習作的情況。另外,這對提升語文習作的教學效果也存在著顯著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期間,要結合教材的特點,不斷研究教材,按照教材出現(xiàn)的變化及時制定符合當前學生們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案。
在語文教學內(nèi)容當中,習作教學更側重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們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這也是教學當中的關鍵內(nèi)容。但由于遭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語文老師在日常習作教學期間經(jīng)常把直接講解當作關鍵內(nèi)容,并沒有把培養(yǎng)學生們的習作興趣和習作能力當作教學的重點。因此,也就使當今時代的學生們在寫作期間仍會存在內(nèi)容較為單一、課堂形式化嚴重、欠缺融入真實情感等多方面的問題,是學生們的思維發(fā)展受到里一定的阻礙。因為小學生們接觸習作的時間并不長,對習作也欠缺一定理解,單一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們探索新事物的積極性,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興趣是關鍵,也是好老師。老師需把怎樣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作當作基本的教學目標,要以這一目標進行有關的教學工作。首先,老師需要側重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進行相互結合,落實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的目的,比如,以多媒體形式、小組合做形式、以及游戲形式進行教學等,以此激發(fā)小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可以體驗到寫作時的愉悅,以愉快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老師將課堂教學順利完成,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老師在教授習作內(nèi)容:“猜猜他是誰”這部分教學期間,可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們不斷進行引導。老師在課堂教學期間,把學生們劃分成不同小組,隨后讓組內(nèi)的一名學生講述自己所看到的同學們的外觀,身上穿的衣服或其他的特征,讓小組內(nèi)的其他成員來猜,要看的哪個小組的成員猜對的次數(shù)是最多的。以此種方式,能使學生們積極參加到教學當中,進而激發(fā)小學生們對語文習作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們也能通過這次的積極參與,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語言敘述能力,從而給小學生們今后的寫作學習打好基礎。
小學生們沒有積累大量的好詞好句是無法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以及優(yōu)美的好句的。所以,老師一定要讓小學生們積累一定的經(jīng)典語言,并要制作出一個好詞好句積累本,特別是可以及時摘抄文中一部分優(yōu)美的詞句,還可通過語文教材中的“語文園地”當中的日積月累模塊幫學生們深度學習古詩詞和經(jīng)典語句,為了能讓學生們形成好的語感奠基礎。另外,通過不斷積累語句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習作能力,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們對習作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珍珠鳥》一課時。老師要在教學期間先帶領學生們了解文章的架構,進而讓學生們對閱讀的文章產(chǎn)生興趣。隨后,老師再帶著學生們根據(jù)文章的架構在進行閱讀,同時讓學生們把閱讀期間看到的好詞好句進行記錄,此方式能使小學生們有效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比如,學生們可記錄下像是“這小家伙…瞧,多像他母親:灰藍色的毛,紅嘴紅腳”等。當小學生們選擇好自己記錄的句子后,老師可鼓勵小學生們根據(jù)《珍珠鳥》這課中的好詞好句開展模擬習作練習,進而提高小學生們的習作水平,另外,老師還要不斷鼓勵學生們和其他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習作成果,并在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意見上進行修改。
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偏小,再加上學生們欠缺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學習壓力較大。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可按照寫作的具體內(nèi)容,給學生們安排對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們到超市里去采購、并邀請家長陪同,共同來參加親子活動、去參觀博物館等,以此將學生們的生活豐富起來,使學生們能去體驗生活、認真觀察生活,把寫作以周記的方式當作學生們的課后作業(yè),使學生們能在寫作期間將自己的親身體驗相結合,并融入真實情感來拓寬學生們的寫作空間,不斷豐富學生們的習作內(nèi)容。另外,語文老師也要對學生們完成后的作文認真做出評價,使學生們能了解到自己真正的習作能力,在不斷改進中提升學生自身的習作水平。
習作能力不但來源于寫作方面的知識,也來源學生們在生活中的實際體驗和實際觀察,生活當中的習作素材用之不盡,與其讓學生們挖空心思習作,倒不如讓小學生們從實際生活中觀察習作素材。一旦學生們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習作素材時,既可以幫學生們有效對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理解,也能幫學生們積累一定的寫作實例。
例如,在學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慈母情深》一課時,老師可先讓學生們分析“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湊到縫紉機板上”“轉過身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的眼睛”!這幾句話,要讓小學生們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關愛。最后,語文老師要求小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把自己母親和自己的實際生活寫出來,同時還要寫出母親平時的工作環(huán)境,并要從文中表達出對母親的充滿感激的情懷。通過要求學生們觀察實際生活中的母親,既能使小學生們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美,還能使學生們深刻體會到自己母親平日里對自己的關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屬于重點教學內(nèi)容。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是為將來寫作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圍繞新課標的習作教學要求來探究教學策略,進而才能有效提升習作教學效率。并且要在今后的習作教學中繼續(xù)探索更多的習作教學技巧,及時更新教學方法,以此幫學生們提升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