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紅英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學,云南迪慶 674400
2017年教育部修訂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8年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編寫組編寫了高中歷史必修版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綱要主要分為上下兩冊,教材內容更加強調歷史教學的時序性,教學時應當保持點面結合的特征。本文分析統編歷史教材對中歷史教學的影響。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突出了立德樹人要求,教材的歷史脈絡更加清晰,強調學生在具體的史實中感悟歷史,在詳盡的歷史中增加學生的文化認同,在歷史學習中優化學生的思維。統編教材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強調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發展大勢,樹立高中生的遠大理想,注重了歷史進程的完整性,強調了歷史事件的連續性,進一步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統編教材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囊括了從古至今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具有從古至今、從分散到整體、展示社會形態發展變化規律,體現教育要求的基本特征。而且統編教材更注重滲透唯物史觀、時空觀念與史料實證內容,以及重視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
統編教材的使用時容易出現課時少、內容多和知識密度大的問題,例如,《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內容是經常過度概括和高度緊縮而成的,標題通常帶有“和”或“與”字,一課時內容通常包涵多個主題,有時一課時內容涵蓋了幾百年的歷史,并且需要輔助性欄目,對學生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學的難度明顯增加。學生為了理解這些內容需要借助史料或地圖才能理解相關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完整的陳述知識,但是僅限于知識點的梳理或講解,學生的學習負擔相對較大,知識量巨增導致只能簡單的講解,因此對考試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統編教材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進行教材改革,教材的三維目標涵蓋了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各方面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必備的品格,以及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但是,新教材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新要求,強調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抽象思維與理解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基于開展探究型、互動性實踐性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的需要,還要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活動的專業性。
隨著信息化教育環境的日漸完善,歷史教學更具有前沿性,要求教師對歷史教材中的新觀點、新內容、新方法給予足夠的關注。教師不僅要熟悉統編教材的內容,而且還要了解歷史學的新成果。例如,在《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一課教學時,要求教師能夠以詳實的史料分析湘淮系官僚統治集團的崛起,中央權力的下移,以及此后對中國歷史形成的重大影響。教師只有關注歷史教學內容的變化,自覺的提升學術素養,才能幫助學生深入的了解歷史真相。
統編教材下的高中高歷史教學還要正確的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握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初衷,進一步認識統編教育與傳統教材的差異,分析統編教育的特點,從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針對性。高中歷史教師還要整合教學內容,深入的把握統編教材證單元教學的主題,不斷優化高中歷史教學的方式。首先,應當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統編教材內容編排的變化,將教科書內容與教科書以外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有機整合或重組,保證課堂教學內容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從而靈活的組織開展相關教學,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新穎性。例如,在《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教學時,可以將多個子目整合成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的百家爭鳴,然后全景式的展示春秋戰略社會場景。其次,教師還要給學生呈現清晰的知識線索,理清學生學習的思路,以單元為主題,實現教學內容圍繞主軸展開,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逐步的完善和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例如把三國至隋唐的制度、思想、文化整合在一起,圍繞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學生深入的理解文化交融內涵。
歷史教學的五大核心主要指的是培養學生唯物史觀,時空觀、史料實證觀、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首先,教師應當在歷史教學中優化學生的時空,促進學生將前后歷史事件緊密的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強化分析意識,優化思維方式,能夠將各地區、年代、類別的內容聯系起來,以時間作為判斷歷史事件的重要依據,引導學生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具體的和時空條件下分析,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其次,還要提高學生運用史實進行實證分析的能力。例如,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的新文化運動”進行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了解新文化的主題,促進學生更深刻的思考歷史真實性,并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欄目,推動學生深挖歷史的真相,發揮統編歷史教材的教學功能,提高學生綜合歷史能力素養。
統編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強調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歷史探究興趣,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歷史自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師還要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理清基本的史實,促進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內容。為了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教師還可以開發微課等輔助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自主預習的空間,促進學生針對性學習。還要進一步把握課堂教學的難點與重點,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分析,設計一些來源于教材的思考題,以及呈現歷史的高考真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認識歷史學科知識內容。
高中歷史教學必須重視研究統編教材,積極研究新高考的要求,這樣才能進一步落實教學改革的要求,避免教學改革的表象化,不斷深入研究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突破傳統歷史教學的限制,更深刻的理解教學的精髓,從而更好的為教學服務,達到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