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林口縣林業中學,黑龍江 林口 157621)
近年來,社會壓力的增大以及人才培養要求的提升,讓教育部門也面臨著一定的教學困境。為了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初中語文教學環節,教師往往會給學生布置更多的作業,從而給青少年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對于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對此進行減少,教師要及時分析語文作業的布置情況,制定教學改善策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為初中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課程帶來幫助。
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下,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的作業負擔過重情況越來越明顯,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材,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通過投稿作業負擔才能夠完成的。語文作業負擔過重,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發育。要緩解這樣的現象,必須要及時分析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
眾所周知,初中學生的語文作業布置的數量多少取決于教師,而教師的教學觀念卻嚴重地影響著語文作業的布置情況。一直以來,傳統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讓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印象,要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就要給學生布置更多的作業。這種陳舊的教學觀念是初中語文作業負擔過重的根本,如果教師不及時改善教學理念,語文作業負擔過重的現象將難以改善[1]。
初中時期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育的關鍵階段,青少年需要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也要注重心理健康的成長發育。一定的語文作業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熱情,但是長期負擔著大量的作業,就會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喪失熱情,同時,這種作業負擔太大便會超過學生所能夠承受的范圍,從而造成一些學習壓力,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正因為老師在布置作業環節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才造成了這樣的教學困境。
新課程的改革讓教育部門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沉重的學習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讓初中學生的心理也承受著不同的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影響。負擔過重的語文作業占據了學生的放松時間,使得學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犧牲更多時間去完成作業。社會文明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到青少年的全面成長,因此,適當地減輕初中語文作業負擔過重的現象,便成為當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初中階段的語文知識比較豐富,一般來講,素質教育的發展環境下,會提出一定的育人目標,初中語文的教學大綱也進行了合理的分配。作為一門應用比較廣泛的學科,語文知識的學習自然是離不開作業的輔助。但與此同時,老師也應當有效地結合教學大綱和育人目標,給學生進行合理地安排語文作業。讓學生既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也保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幫助[2]。
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對流沙河的《理想》這篇課文學習之后,讓學生完成教材中的課后作業,再對這篇課文進行背誦,并且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便可以。那么,此外再讓學生以自己對理想的認識寫一篇小短文。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契合教學的宗旨,符合教學要求,即不耽誤學生太多時間,不給學生太多壓力,也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不少教師認為語文作業都是書面形式的,因此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書面作業。在教學環節,還可以適當給學生安排一些口頭作業,不僅能夠鍛煉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他們智力的不斷發育。
比如,學習十則《論語》后,要求學生下節課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一則論語所傳遞的價值和意義。這種脫離書面形式的作業相對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更能夠加強初中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探索[3]。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最關鍵時期,語文作業的布置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是決定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因素之一。教育一直都不是學校單方面可以完成的,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人們也認識到了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4]。因此,可以加強家校溝通,促進家園共育,使得教師和家長之間共同合作。要鼓勵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某些作業完成過程中,為初中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幫助。
綜上,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作業布置,但大量的作業又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要減輕當下初中語文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教師應當及時去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并了解初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身心健康狀況。在此基礎上及時改善教師的教學觀念,引入更多豐富的作業布置形式,加強家校溝通,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