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掛蘭峪鎮掛蘭峪初級中學,河北 承德 067302)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今教學工作理念從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轉變成“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教學工作的核心”。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可以根據分層教學理論的中心思想,根據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高低,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并在課堂和課余時間與學生積極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潛力。在我國,分層教學方法仍然屬于新型的教學方式,但大部分的教師都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教學成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具體的理論知識體系仍未成形,仍需要專業的研究人員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總結。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智力差異、心理差異和人格差異,推行分層教學,分層次編排學習小組,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個人在學習方面的特征,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初中階段的英語內容包括了很多內容,單詞的記憶、語法、不同情境的單詞運用等等,不同學生對于不同的教學部分都有著不同的興趣,教師在進行分層之前,應對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和能力素質開展學情調查活動,并將其作為一個鑒定依據,以此為基礎把班級內的學生分為至少三個層次主體,然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英語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由于他們的優越感較強,教師可以針對他們這種心理,提高給他們一些綜合性強的任務,激勵他們去嘗試去探索;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由于他們一直以來都處于成績相對穩定的狀態,他們不敢貿然創新,教師可以讓他們回答一些引申式的問題,提高發展,給他們以學習上的信心;對于學困生,由于他們在班級中處于“弱勢”地位,自身的自卑心理較強,教師則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必要時,還要從旁啟發、暗示他們,讓他們獲得成功。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同一時間內盡快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在選擇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應該要以中間層次的學生作為備課的基準,并兼顧其他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主要體現在課堂提問的問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問題中理解到知識點。教師可以先讓全班的同學對提問的幾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以提問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這樣不僅讓全班同學都能夠對就知識進行復習,并能夠有利于學生把新舊知識進行順利的連接,有效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秉承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按課后作業的難度分層次,相對應地布置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期間,還可以布置稍有難度的題目,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舉個例子,在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的時候,首先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英語詞匯的系統性、聯系性,讓學生理解英語詞匯之間的關系,熟練把握在格式轉化方面的規律,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舉個例子,記憶英語單詞主要有三種方法:
1.形音聯系:book,look,cook,took;window,windy,winter
2.意義聯系:student,study;telephone = tele + phone
3.在句中用法聯系:look at see;listen to hear
這些記憶方法都是從易到難,學生在接受這些記憶方法的時候也能夠逐漸建立知識基礎,增強理解。教師可以現在課堂上列出幾個例子,然后讓學生獨自例舉出更多的例子,對于學習能力越強的學生,其例子個數要越多。這種課后作業布置方式還可以防止某些學生由于覺得作業的難度過高,放棄獨自完成課后作業,這樣學生不僅不能夠通過完成作業而鞏固英語知識,而教師的教學質量也無法真實地體現出來。其次,教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其課后練習進行適當的批改。
總結實際的應用經驗可得,分層教學理念是一種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教學理論。在初中英語課堂采取分層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提高學生整體的英語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和發展,充分體現了科學教學和人文教學雙結合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