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麗娟
(四川省樂山沫若中學,四川 樂山 614900)
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對于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學校教育也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素質教育提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深層次的意思就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是培養“知識的容器”而是培養知識的“使用者”“開拓者”。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學習知識僅僅是基礎目的,考試也僅僅是一種檢測手段,最終的目的還是在于“育人”,就是讓學生成長為當前社會大環境下各行各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就是讓學生成長為當前社會大環境下應對各種人際交往時具備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的高尚的人,具備良好道德素養的人。所以當前素質教育提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的就是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本身能力和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在各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構建起學科核心素養,并且循序漸漸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學習能力,進而為未來新一步融入社會,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成為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奠定基礎。
在我看來,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受到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高中階段。因為畢竟我們曾經長久地處于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之下,應試規則加上高考選拔人才的傳統制度影響,讓我們的高中教育受到應試的影響最深,學校教育基本圍繞知識傳輸展開,以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為主,所以“讀死書,死讀書”成為常態,進而導致我國的人才培養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教學誤區。而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全面地調整了高中階段的教學要求,并且針對性的對高考制度進行優化,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應試的影響,突出了人才核心素養培育的部分。而這些歸根結底都依賴于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就如本文中我們所要探究的導學式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學習能力為核心,注重學生需要、學生發展,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數學為代表的理科類學科,能夠科學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本文中我就從高中數學學科教學入手,談談如何在教學實際中用好導學式教學模式。
導學式教學模式一個重要的媒介就是導學案。而在我看來,導學案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備課的一部分,將教學過程中的某些知識點事先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預習和復習,然后引導學生事先了解自己學習重難點,進而為接下來的課堂聽課奠定基礎。所以做好導學案是教師實現導學式教學模式最基礎的準備。
首先,在導學案的制定方面,我們第一步先要從教學大綱的要求出發,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將課本中規定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篩選,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將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內容囊括其中,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來說,知識系統性較強,所以導學案的制定可以本著溫故知新的原則,實現新舊知識的過渡。第二步,則是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視角去揣測學生的需要,然后突出課下學習要求、突出學習重難點,綜合規劃好預習案例等等。讓學生在根據導學案預習過程中,能夠做到調理清晰,且重難點明確。為實際聽課過程中的有條不紊奠定基礎。
其次,在導學案制定之后,我們還要推動其進入學生的課下預習過程。從教學實踐來看,即使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存在對應的懶惰心理,尤其是面對高中數學這樣一門較為難學的學科,學生往往在學習上容易陷入被動,所以在導學案制定之后,我們還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讓學生能夠按照導學案的引導去預習或者學習。通常我在教學過程中要么將導學案布置成課下作業,要么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動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導學案的預習,從而增加新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同時降低學生的學習抵觸情緒。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學案的課前引導作用。
導學案除了應用于課前預習,更多的還應用于課堂教學。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伴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我們可以運用導學案加強教與學之間的互動。
首先,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導學案確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到有重點的講解,在科學備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課堂教學側重點,增加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合理性。
其次,在導學式教學模式下,我們根據導學案上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內容,進行知識教學的進一步延伸,帶領學生共同探索深一步的知識領域。高中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導學模式下,我們利用導學案上的例題,進一步結合課前預習內容,通過集體大討論或者是分組討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實際的教學過程是復雜的,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單一地利用導學式教學,應該和其他教學模式,如分層次教學相結合,明確學生不足,進而結合導學案進行有針對的補充。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課堂引導和課堂分類相結合,尤其是對于導學式教學模式來說,導學案會呈現出一部分學生的問題,而課堂互動則又可以發現學生的另一部分問題。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結合以往的教學反饋,結合當堂教學反饋,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分類,進而為有針對性地進行隨堂練習和鞏固奠定基礎。
其次,在導學式教學模式下,我們還可以將引導和分類的結合運用到課下鞏固階段。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來說,練習量的積累才能促成質變,利用導學案中的課后鞏固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篩選出對應的題目,然后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針對性鞏固,從而提高課堂知識的吸收效率。
總之,對于高中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已經能夠具備較強自主性,所以我們在選擇教學模式時更要偏向于尊重學生、側面引導的模式,就如本文中我所探究的導學式教學模式,將教變導,一步步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實現學習效果的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