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瀘州 646400)
近期,“1+x”的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在語文閱讀上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并且也展現了教師教學方式的更新。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利用該閱讀方式,語文課堂的內容需要精心策劃和選定,如果是在課堂上開展“1+x”的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由于“x”的存在,在課堂上一定要保證學生們充足的閱讀時間,并不能像傳統教學方式一樣對文章的每一個層次進行分析探討,和根據文章的選擇和主題,在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入“x”的教育理念,提升閱讀學習效果;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提升,在課堂上運用“1+x”的閱讀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對文章進行本能的略讀,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自主的學習如何把握住文章的中心點以及人物的特點。學生還需要多加進行課外閱讀,以此滿足“1+x”閱讀方式的需要,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
將多篇文章同時帶入到課堂中,可以使教學方式更加簡便,它代表著教師在課堂中不用說太多的話,不用在各個方面都面面俱到,而只要抓住文章重點,把握文章難點,選擇核心的內容進行教學,教師必須最大范圍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量。
“女媧補天”是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以該文章作為示例進行“1+x”閱讀教學方式的分析。首先,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閱讀“女媧補天”,在學生閱讀時,可以提出三個問題,找出生詞、文章中心主題、文章的結構。在學生讀完文章后,給予出一部分時間去回答上述三個問題,并且讓學生自己去概括文章主旨。
其次,讓學生通過ppt的形式閱讀“嫦娥逐月”“夸父逐日”以及“后羿射日”等三個神話故事,讓學生自己找出四則神話故事的相同特點,并把“女媧補天”與三則神話故事進行對比。
最后,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文章的研究和分析,學生會自主發現四則神話故事的共同點,因為有著相同的教學目標、相同的教學方法,通過一比一對比的方法可以實現“1+x”新型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
依據“女媧補天”“1+x” 的群文閱讀教學方式過程,可以觀察出這種教學方式是以神話故事為基礎開展的,教師不斷的引導學生,讓他們對多則神話故事進行比較,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閱讀了“女媧補天”,還對其余三則神話故事有了大致了解,使學生的閱讀范圍更加廣泛,實現了“1+x”教學閱讀模式。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記住該篇文章的主旨,在學生閱讀文章前要先設立兩個問題,一個是作者回憶了魯迅先生哪些事情?另一個是根據文章,你覺得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之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幾分鐘時間去閱讀文章,讓學生解決上述問題,自己歸納總結文章寫了什么內容。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探討研究,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文章。
在確定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1”后,引入“一面”這篇文章充當“x”。該篇也是描述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該篇文章,并且提出問題,魯迅先生在文章的描述中是什么樣子的?魯迅先生具有哪些品格?等學生閱讀完畢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在和學生進行深入探討研究。
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例進行“1+x”閱讀教學方式分析時,教師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閱讀、分析,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就會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整個課堂中,“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始終是閱讀教學中的“1”,隨后引入的“x”雖然只有一篇文章,但是卻和主題十分接近,并且也是“1”的延伸補充。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就像翻看了一本回憶錄,可以增加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并且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認知水平。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希望日后的教師不僅僅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希望在閱讀時,他們的教學方式可以變得更加深入更加獨特,從教師為主體的灌輸知識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知識,從記憶型的學習到主動型的學習,從乏味單一的教學模式變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從一篇文章的閱讀模式變為一組文章的閱讀模式。而運用“1+x”的新型閱讀模式,可以著重針對高年級學生使用,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思維空間,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推動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