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露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論語》有名句,“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大意是說在學習方面,了解如何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先賢早已明白興趣對于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必須認識“興趣”、重視“興趣”、研究“興趣”、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引導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學會去用心感受生活、觀察生活,進而有效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下面就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談幾點個人的體會。
課堂是小學生學習的空間,好的課堂氛圍,會令學生如沐春風,個個心馳神往,學習起來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與數學教師之間有一種親和力,那么,他自然會喜歡數學這門學科。身為教師,首先應意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我們要把愛灑向全部孩子,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熱情耐心的幫助;在他們匯報交流時,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尤其對待班級中的一些后進生,要給予熱情的鼓勵,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課堂上教師一個期待的眼光,一個贊許的微笑,一次真心的交流,一句鼓舞的言語,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在得到教師的溫暖和鼓舞時,就會敢想,敢說,敢做,敢于表現自己。所以,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足以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新知識時,我發現呆板,缺乏新意,脫離生活實際的引入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的一些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則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以良好的心態,濃厚的興趣進入課堂。
課例:《數學廣角-重疊的問題》
講故事"理發師的困惑"
某理發師正在給一位客人理發,就聽“吱”一聲門響。“叔叔,我和爸爸要理發。”理發師仍在專心致志的給客人理發。又聽一聲門響,“師傅,給我和我父親剃個頭吧!”這時。理發師抬起頭一看,他非常納悶?老師問:“這位理發師納什么悶呀?”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經過討論,學生們得出這個故事中,其實是兩對父子,有一個人是兩個身份,所以只來了三個人。明白了這個道理,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很輕松。
課例:《找規律 》
課前師生之間做個猜一猜的游戲,教師運用實物投影推拉片,依次出現兩個圓圈和一個三角形的圖形,當逐個出現至第六個圖形時,教師提問:“誰能猜出下一個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想的?”學生們高高的舉起小手,搶著回答。這種游戲引入法,孩子們會感到自然親切,充滿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堂上多動手操作,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一課時,我讓學生利用一些邊長為一厘米的正方形去拼擺,探究出了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并推出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對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記憶深刻,運用靈活。再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請同學們從學具袋里拿出八根小棒,先擺正方形,再擺三角形,看看分別能擺出幾個正方形和幾個三角形。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結論,所擺圖形由沒有剩余到有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數的概念。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和愿望。只有當個人可能成功時,才會努力去奮斗。成功是興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評價語言應充滿感情。“你真棒,想法很獨特,老師很佩服你。”;“我們為他的準確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再動動腦筋,好好想想,你肯定能行!”。這種激勵性的語言不僅能鼓舞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的自信,而且能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快樂的學習數學。
練習是學生們強化基礎知識,促進思維 發展 的必不可少的實踐活動。學生們經常被一些枯燥乏味的,機械重復的,無價值的練習困擾,抑制了學習興趣。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組織形式多樣的練習,讓他們帶著興趣,自覺的完成練習。例如:在學習時、分、秒的知識以后,我組織學生們動手做了一個鐘面模型,同桌之間互相撥時間,并認讀。在完成這項練習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時間,還學會了與人合作交流。又如認識了對稱圖形之后,我讓學生們畫一畫、剪一剪在生活中見到的對稱圖形,于是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班級的作業欄中。因此,數學教師在組織練習時,要與同學們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數學才富有生命力,才能激發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勵措施,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